小鱼的命运 作品

第1709章 国际空间站(第一更,求订阅)(第2页)

 毕竟苏联和美国以及sea都把目光投向了月球,月球才是竞争的最前沿,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会在乎绕地空间站。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的另一侧,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钱复康的号码。电话那头很快传来钱复康沉稳的声音: 

 “老袁,有事?” 

 “老钱,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件事得和你商量。” 

 袁家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 

 几分钟后,钱复康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他走到袁家骝对面坐下,目光中带着询问:  “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袁家骝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 

 “陈方凯那边出了点问题,‘生态圈1号’的试验数据不太乐观,植物生长出现了异常。其他的一些实验进展的也不太顺利。 

 他认为,在建立月球基地之前,我们应该先建立近地轨道空间站,在空间站上进行一系列太空植物生长的试验,解决这些问题。” 

 “绕地空间站?” 

 钱复康听完,眉头也微微皱起。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陈方凯的构想确实有道理。近地轨道空间站的成本比月球基地低得多,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火箭技术,将空间站的模块分批送入轨道。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太空环境中进行长期试验,积累数据,为未来的月球基地打下基础。” 

 “从把人送上太空到进行登月,再到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我们的步子迈的似乎有些太大了。” 

 钱复康深以为然的说道。 

 “是啊,那怕是直到现在。我们对太空几乎没有多少了解。” 

 袁家骝点了点头,接过话头说道: 

 “没错,近地轨道空间站不仅可以进行植物生长试验,还可以测试其他关键系统,比如生命支持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等。 

 这些都是月球基地建设的前提条件。而且,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想了一下,袁家骝说道: 

 “这个角度上来说,陈方凯的建议还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钱复康微微颔首,赞同道: 

 “确实,从技术角度来看,近地轨道空间站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而且,空间站的试验数据可以直接应用到月球基地的建设中,减少未来的风险。” 

 两人讨论得越来越深入,话题从技术可行性逐渐转向了实际操作。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钱。 

 钱复康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空间站确实比月球基地省钱,但再省钱,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我们现在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如果再增加一个空间站项目,资金从哪里来?” 

 沉默了片刻,袁家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权衡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 

 “资金问题确实是个大难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案:第一,争取的额外拨款,毕竟空间站项目对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二,与国际航天机构合作,分摊成本和风险。” 

 听完,钱复康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看着袁家骝说道 

 “这些方案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我们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国际合作的话……我们和谁进行合作呢?是欧洲吗?” 

 “就是他们。” 

 袁家骝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 

 “美国人和苏联人以及我们都已经上了月球,但是欧洲人在干什么? 

 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太空人,这种情况下,欧洲人是非常渴望进入太空的。我们可以先从国际合作入手,争取他们的支持。 

 毕竟,空间站所未有的一种新鲜事物,我相信欧洲各国肯定会非常感兴趣的。” 

 袁家骝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国际航天局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建立国际空间站,他们应该不会排斥的。” 

 “你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欧洲人的钱去发射我们的空间站,是吗?” 

 钱复康说道: 

 “那些欧洲人可都精明着呢。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 

 “我没有想过办法让他们同意,空间站并不是我们的空间站,而是国际空间站,他应该是象征着人类大团结的,并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全人类。 

 嗯,我相信那些欧洲人听到这个构想之后肯定会心动的。” 

 袁家骝站起身,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分头行动,你这边负责把空间站的基础设计出来。我负责到欧洲去给欧洲的科学家们画一个大饼,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这个项目推进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