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这套寿衣,10万块钱我也不卖给你!快走吧!”(第2页)
因为清朝初年的剃发易服,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改穿满族服饰,即现代的唐装马褂,久而久之,满族唐装马褂也逐步扩展到生活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寿衣的标准形式。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寿衣,大多是绣“五蝠捧寿”图案,寿衣的颜色,男性逝者一般为蓝、褐色,女性逝者用红、粉或葱白色。
此外,还需要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意为铺金盖银,被面常绣“八仙”。所以,寿衣和寿被,被誉为是人去世时入殓的“两件套”。
“都太丑了……”姐姐有点不满,“寿衣怎么都是这个样子……”
“可能这就是活人和去世人的不同吧。”我解释道。
“这件大红色的,多少钱?”姐姐指着刚看过的那套寿衣。
“这件是富贵装,690元。”
“你们卖的最好的多少钱?”
“我们可以定制,但目前店里现有的最贵的,是2980元。”
“是不是和咱们刚才看的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它的用料都是上好的,做工非常精致!”
“样式还是这种古装吗?”
“我们店里的寿衣,都是古装,在这县城里你随便问,去到一个寿衣店,都是古装的。”
“唉……咋都是这样的……”姐姐有点犯了难。
“怎么了?”我问道。
“我妈爱美了一辈子,她虽然这几年重病,但每天还是梳理的干干净净的,她很早之前就给我说,说哪怕死了,也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地走……”
“确实,得遵从妈妈的心愿……”我安慰道。
“可是,我奶奶,我的婶子大娘们,都说,人死了就得穿寿衣,非要我们……”
“老一辈人确实思想比较守旧。”我说道。
“人死了,就不能穿的漂漂亮亮的吗?”
“可以的,说真的,如果妈妈有愿望,我建议你们还是遵从她的愿望吧。”我安慰着她们。
“那,你说该咋办呢?”姐姐问我。
“母亲平时喜欢穿什么风格的衣服,就给她买什么衣服吧,看看是喜欢休闲的还是正式一点的……”
“她喜欢精致点的,可以给她到专卖店去买吗?”
“可以的,其实没必要太听信那些长辈的。”我明白她说的这个“专卖店”是指的什么。
“不知道我妈,还能不能撑到早上,现在已经凌晨两点了,专卖店上午也得八九点开门啊……”姐姐已经有点犯愁了。
“姐,要不然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咋弄啊……”
“那好吧,那我打个电话问问。”
十来分钟之后,姐姐打完了电话。
“家里也是意见不同,年龄小的说让穿正常的衣服,年龄大的说让穿寿衣,他们也争执不下……”
“这就是代表的两种声音,年轻人思想先进,老年人思想保守,要我说,还是要尊重妈妈的意见。”我说道。
“可是,爷爷奶奶婶子大娘们,我怕我们不听他们的话,惹他们伤了心……”
“逝者为大,尊重妈妈的意见吧,让她体体面面,漂漂亮亮地上路。”我建议道。
“那好吧,那要不然,就明天一早,我去专卖店里给妈妈买……”姐姐说道。
这时候,姐姐的电话响了。
“啊……什么……”姐姐顿时愣住了。
“咋了姐?”妹妹慌张地问。
以我的直觉判断,她们的母亲已经不好了。
“妈妈她……走了……”姐姐已经满眼泪水。
“妈……”妹妹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节哀……”我安慰道,
“妈妈还是没能等到我们回去,可她的衣服……”姐姐很遗憾。
“既然这样了,就等到明天一早,给妈妈去专卖店买衣服吧……”我建议道。
“爷爷奶奶和几个婶子大娘,都让我们在这儿买了寿衣就回去……怎么办……”
“你们赶快回去吧!先回去,明天早上再去买衣服……”
“可是,妈妈的衣服……”
“人,已经走了,等你们回到家,衣服也不好穿了,不如明天买了衣服之后,让妈妈体体面面地走。”我这样建议道。
“唉……不如,把你们店那件最贵的衣服拿着吧,为母亲多花点钱,相信她不会怪我们的……”
“不,这套寿衣,就是10万块钱,我也不卖给你!我不能违背一个去世长辈的心愿!你们快走吧!”
“那我妈……”
“就按照我说的,明早再买衣服,给妈妈买一套漂亮的衣服,家人是不会怪你们的。”
“那……那好吧……”姐姐的泪水,一直就没停过,“不如,你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回去……我们什么也不懂……”
“好……好吧……”
于是,我坐着她们俩的车,驶向了她们35公里外家中。
“给你妈买的衣服呢?”几位长辈质问道。
“明天一早买吧……”姐姐擦着眼泪,心酸地说道。
逝者的那些亲属,看我是个外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姐妹俩就把我介绍给了他们的亲属。
“你是专业做这个的,你应该都懂这些。”那些亲属说道。
“还是得按规矩和习俗来吧……”我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殡葬的注意事项,他们纷纷表示赞成。
接下来,我顺利地谈成了这一单殡葬礼仪服务业务。
逝者才五十多岁,白天上午,姐妹俩给逝去的妈妈买了一套精致的衣服,算是告慰了妈妈的遗愿,让妈妈体体面面地入土为安。
两天的殡葬礼仪服务,我们公司来了四个人,按照简约、大方、温馨的氛围,给逝者以体面的告慰。
“谢谢你们……”姐姐握着我的手,“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做事情这么专业……”
她们的亲属,非要给我们两条烟,我们坚持不要,就这样僵持了半天,最后我们四个一人拿了一盒,算是给主人家一个面子。
“不介意的话,加个微信吧……”姐姐说,“觉得你们的工作挺神圣的……”
我打开了微信的二维码,“其实,还真的没有人主动加我们微信……”
“我觉得挺好的,什么行业都得有人做,等到我妈妈过五七祭奠、过周年祭奠时,我还问你怎么办……”姐姐加上了我的微信。
“希望你不会忌讳我们的职业……”
“怎么可能忌讳,等我忙完母亲的事,去你们公司,要再好好感谢感谢你们……”
夕阳西下,一座新坟立起来了,我们开着车,走在路上。
我回头远远地看了一眼那个坟头,坟头旁,两个女子在孤独地烧着黄纸。
我不再回头,车,行驶在满是黄叶的路上,扬起来两片泛黄的叶子,不知飘向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