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选择医附院(第2页)

 

还有,因为医科大附属医院是西医占比比较重的医院,所以中医方面的科室划分并不多,整个医院也就中西医结合科和中医内科两个中医方面的科室。

 

这样的科室划分其实对陈阳来说是有着好处的,中医科室方面分科太多,且不说科学不科学,首先是容易分散资源的。

 

比如说,某位患者是肝病来看中医,去了省中医医院,挂的多半是肝内科,如果是肾病入院,挂的多半是肾内科,中医内科方面反而成了拾人牙慧的科室了。

 

“医附院中医内科是大科室,和省中医医院不同,你了解过没有?”吴耀林问陈阳。

 

“了解过。”

 

陈阳道:“医附院中医科有主任医师三位,副主任医师五人,执业医师共五十多人,加上规培生、交流生、实习生,上百人了。”

 

佳林县县医院才多少执业医师,医附院中医科的医生就已经比佳林县县医院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人数多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医科大有着属于自已的中医院校,有着人才培养基地,像省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其他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就没有医科大附属医院中医科室这么多人了。

 

“所以说你去了医附院,竞争要比在佳林县的时候竞争大的多。”

 

吴耀林道:“那么多医生,进修机会、职称评定、评奖等等,不知道多少人都在争,都在抢,即便你是我的徒弟,去了之后也不占多少优势。”

 

当然,吴耀林这个话有点谦虚了,但是也说明医附院那边的情况复杂。

 

省中医医院科室多,人才分散,而医科大附属医院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要能进医院的,要么在中医科,要么在中西医结合科。

 

而且能进医科大附属医院的,都是学校里面的佼佼者,其中不少人,要么是某位教授的徒弟,要么是某位教授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真正毫无背景,没有关系的,在顶尖的三甲医院只能被边缘化,这一点就像钟飞当时给陈阳说的情况是一样的。

 

在医院工作的人,多少都能知道一些情况,医院里面的派系和圈子并不比外面的少,竞争激烈程度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越是大医院,越是内卷,竞争越是激烈,陈阳作为吴耀林的徒弟,这个身份,这个背景,不能说没有优势,但是优势并不算大。

 

在佳林县县医院,大小猫两三只,陈阳作为高明选的徒弟,进了科室优势很明显,很快就能站得住脚,可在医科大附属医院,情况就不同了。

 

这也是为什么吴耀林要让陈阳在佳林县县医院拿到职称之后再回省城的原因,要是陈阳只是住院医,在科室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只能给人打下手。

 

“科室三位主任医师,五位副主任医师,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医疗小组和圈子,你去了之后多注意......”

 

吴耀林陈阳不知道的一些情况也都给陈阳说了一下,同时也叮嘱了不少事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