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斯波克看着文件里的资料,皱着眉头问道:“boss!这个Cmos晶体管是什么晶体管?”

 

王青松经过杜婉婷的翻译以后,在那里思索着。

 

这个东西他自然是关注过。

 

而且还重点关注了。

 

现在用的晶体管一共有两种工艺,将pmos与nmos晶体管,这座工厂生产的都有。

 

但就在明年。

 

有一个工程师,将将pmos与nmos晶体管组合在一起,连接成互补结构。

 

这种结构,解决了另外另种静态电流的问题,几乎没有静态电流。

 

Cmos的最大特点,就是功耗远低于其它类型的晶体管。

 

伴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对功耗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基于低功耗的特点,Cmos开始成为主流。

 

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制造。

 

而因特尔的第一块电脑芯片,就是用这种工艺制造出来的。

 

想到这,他便解释了一下。

 

主要是解释这种结构的好处。

 

斯波克闻言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这对他们工厂生产晶体管有着巨大的好处。

 

王青松解释完,想到了说道:“能不能利用你的关系,找到一个叫frank wanss的人,他现在应该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

 

因为Cmos工艺,正是这个人在明年研发出来的。

 

今年刚刚入职。

 

这个人对晶体管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痴迷。

 

而且这个人研究出来以后并没有被重视,后来跳槽了,最后被nasa,发现以后才开始发光。

 

当然了,也是因为后期随着芯片晶体管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低能耗的工艺才开始被大面积推广。

 

如果能把这个家伙给挖过来,也算是一个大助力。

 

斯波克闻言,这才不舍的将目光从资料里解放了出来。

 

看着他疑惑道:“boss,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

 

“这个你就不要管了,你可以试着联系一下这个人,这个东西的初步理论可以给他看一下,如果他有兴趣的话,应该愿意过来,当然了,工资待遇不会比那边低。”

 

王青松自然不能说是查资料的。

 

顺便将一张纸条递给了对方,上面有对方的基本信息,以及入职的公司。

 

斯波克接过纸条,看了看。

 

最后抬头说道:“可以,正好我这两天要去一趟美国,接几个工程师过来,我可以专门去一趟,但是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说服对方。”

 

“没关系,尽力就好了。”

 

王青松不在意的说道。

 

人才那么多,他也不能说什么人都能拉过来。

 

只能说尽力而为吧。

 

斯波克闻言轻轻点头:“好!我明白了,老板。”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王青松看着这些资料,笑道:“斯波克先生,这些资料暂时还不能给你,等后期合同健全了以后,这些可以交给你,国际上没有的专利,就可以申请了。”

 

这里面涉及到的专利非常多,不是一个两个。

 

斯波克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老板都这样说了,他也只能这样做。

 

随后便答应了下来。

 

“实在是太遗憾,但是没办法,谁让你才是老板呢?”

 

无奈的耸耸肩。

 

王青松见状,这才将这些资料递给了杜婉婷。

 

“这些你拿去,合同一定不要出现什么纰漏。”

 

杜婉婷看着东西,轻轻点了点头。

 

答应了下来。

 

随后两人便离开了这里。

 

两辆车子分开开车。

 

王青松也没有再去工厂那边,跟着一起去了别墅。

 

回到家,杜婉婷好奇的问道:“阿轩,你这东西都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内地不知道吗?”

 

王青松平静的说道:“这东西不是内地的,是从国外的实验室流出来的,内地也有准备,到时候给他们送一份。”

 

内地他确实准备弄个一份中文版本的。

 

至于看不看的懂,他就不管了。

 

不过9年以后,内地连光刻机都研究出来了,这个东西应该不至于看不懂吧!

 

管他的,丢过去再说。

 

而且这东西送过去以后,只会在军工企业或者实验室出现,这些地方都是保密单位。

 

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

 

杜婉婷闻言轻哦了一声也就没有再去问了。

 

……

 

晚上在杜婉婷这边睡了一觉。

 

翌日清晨,正常上班以后,他开着车子直奔乡下而去。

 

现在是冬天,农村人都在猫冬。

 

车子直接开到了姥爷家的大院门口。

 

应该是听到动静了,屋里的人都好奇的走了出来。

 

老舅陈永根。

 

“老舅!”

 

“青松!你怎么还开上车子了。”

 

老舅看着他一阵的惊讶。

 

王青松将车门关上,笑道:“厂子里的车子,老舅,过两天就过年了,给你们送点东西,快过来搭把手。”

 

听到这话,老舅笑着走了过来。

 

只见车后面放着不少的东西。

 

有猪肉,有蔬菜,还有两袋粮食,一袋玉米面,还有一袋白面。还有一些瑕疵布。

 

平时他都让赵大田带东西过来,姥爷一家生活水平还算可以。

 

至少不用挨饿。

 

“乖乖,又带这么多东西啊!你们日子不过了。”

 

“嗨,没事!老舅,我们知道分寸。”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兄弟几个人的名义来送东西。

 

老舅闻言笑了笑,对着刚刚出来的人喊了一声:“大军,过来搬东西。把你二叔也叫上。”

 

听到这话,里面走出来几个人。

 

正大舅,还是大舅家儿子陈海军。

 

“哎,来了!”

 

陈海军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二舅。……”

 

随后过来几个人,正是家里的几个长辈。

 

“青松来了啊!一起搬,外面冷的很。”

 

大舅过来招呼一下,笑呵呵的招呼着。

 

众人见状,一起将东西给搬了进去。

 

王青松不用动手,跟着人去了里屋。

 

此时姥姥姥爷正在堂屋的门口站着,看到他也是笑呵呵打了个招呼。

 

“青松回来啦!”

 

“姥姥姥爷!”

 

王青松笑呵呵的招呼了一声,随后问道:“姥姥,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老太太拉着他的手笑呵呵的说道:“没事了,现在都已经不咳嗽了,还能多活两年。”

 

“嗨,姥姥,瞧您这话说的。就您这身子骨,至少还能活到一百岁。”

 

王青松笑呵呵的埋怨着。

 

老太太被哄的高兴的不行:“还是大孙子会说话啊!”

 

“这哪里是我会说话啊!本来就是。”

 

老太太可能一辈子都没用过抗生素,用了以后效果非常的好。

 

之前他就让对方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让赵大田通知他,而且他也给了单位电话。

 

既然没打电话,说明没什么问题。

 

抗生素也不是说一直要吃,吃多了也不好。

 

随后看着老舅几人搬东西进来,笑道:“大舅和大舅妈他们呢?不在家吗?”

 

听到这话,老太太脸色有些不高兴了。

 

“哦,你大舅和你大舅妈在家里有事情,一会就过来了。”

 

随后埋怨道:“你不能这样送东西啊!这么多东西,你们在城里怎么过啊!”

 

王青松闻言看着陈海军。

 

他刚刚将东西送进去出来,脸上也有些尴尬。

 

没有去管送东西的事情,而是问道:“姥姥,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啊!”

 

此时小舅妈走过来了。

 

嘀咕道:“还能是什么事情啊!你大军哥的婚事!”

 

“海军哥的婚事?出什么事情了?”

 

这让王青松一阵的奇怪。

 

陈海军是大舅家的二儿子。

 

今年20岁,之前没结婚也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时期。

 

农村都不怎么敢取媳妇,毕竟来了就是一张嘴,取了媳妇,说不定就霍霍了一家人。

 

死人都不奇怪。

 

但是自己今年可是送了不少东西。

 

结婚是错错有余,说白了,说是在这附近随便挑也一点也不为过。

 

难道出事情了?

 

小舅妈轻轻点头:“是啊!大军和隔壁庄子上的孙家姑娘处对象,之前你给的东西以后,他们家也答应下来了,东西都送过去了,就等着挑个日子明年结婚的。

 

这不,人家现在找了个菜农,不愿意了。东西都退回来了,你大舅他们在说这个事情。”

 

听到这话,王青松这才恍然。

 

难怪门口这么大的动静都没出来。

 

菜农。

 

不种粮食只种菜,是近郊农民里面比较特殊的存在。

 

因为不种粮食,所以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一定的定量,只要完成了,定量基本上和城里差不了太多。

 

当然了,副食品还是和城里有一些区别。

 

而且如果收成不好定量也会减少。

 

可以说算是半个城里人。

大舅家虽然有他的帮忙,但毕竟还是农村人,一旦没了他的帮助,那就会回到以前的情况。

 

确实不如菜农。

 

老太太见状说道:“行了,不提这个事情了,青松给了那么多东西,还能去不到媳妇?青松啊!一会别走了,让你老舅整点菜,你们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