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王连长(第2页)
两人一来二往,在那里说着。
时不时地传来喝彩的声音。
舒阳此时一阵着急,这家伙怎么这么能说呢!
……
事情和王青松想得一样,到了后面,其实就是背诵了。
开始跑题了。
“古代有个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
开始背诵三篇之一。
等他背完以后,王青松想了一下,这才问道:“那我问你!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
许晨以为对方没学过,便笑道:“自然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
“错!”
王青松大喝一声。
这话,让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工人不懂,但是学生却是懂啊!
许晨脸色一变,至今还没人质疑这句话,就要说话。
但是王青松却是喝道:“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是旧社会时期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你们说,对不对?”
“对!”
“说得太好了。”
……
下方掌声和喝彩声一片。
哪怕是这些学生都是一样的表情。
这才是学习啊!
这次来是学到东西了。
许晨闻言在那里思索着,没有再去说什么了。
这次辩论,他输了。
王青松看着他,平静地说道:“许晨同志,有些人想要借机搞事情,想要把我们这些好人污蔑成坏人。你看这事情怎么处理?”
许晨闻言看向了舒阳。
此时舒阳一脸的惊恐。
最后在许晨的带领下被人群给淹没了。
王青松见冯彦昌没人管了,这才对着赵铁柱喊道:“赵铁柱同志,把冯彦昌带走,我们要进行内部的学习和再教育。”
祝永华见状赶忙带人将人给带走了。
王青松自然是跟着一起撤离了。
等出来以后,王青松也是捏了一把汗。
好在自己的心态够好。
要是刚刚有个闪失,自己也要搭进去,不过看这个情况哪怕自己不掺合这次的事情。
下一次,舒阳也一定会针对自己。
就是不知道许晨这些人会把舒阳怎么样。
这已经不是他能管的了,他是真的不想和这些学生对峙和接触。
摇摇头,带着人去了车间附近的一间房间。
这里之前只是一个仓库,以后也是他们的基地了。
人都进来以后,王青松看着赵铁柱几人说道:“你们先出去一下,我和冯彦昌聊聊。”
几人闻言相互看了看。
最后还是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王青松这才看向了冯彦昌:“冯科长!来根烟吧!”
他知道冯彦昌是老烟民了。
冯彦昌此时已经没力气了。
之前已经争执过,嗓子都叫哑了,但是没人听他的辩解啊!
接过烟,默默地接过去。
王青松拿着火柴给他点着了。
没有说话。
冯彦昌同样也没说话,安静地抽着烟。
过了好一会,他这才说道:“看来,你还是做对了。今天的事情谢谢你了。”
王青松见状无奈地说道:“冯科长,我救的了一时,但是没办法一直帮你,后面你可能还要委屈一点。”
冯彦昌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你也认为我是这样的人。”
听到这话,王青松说道:“冯科长!如果我是那样的人,今天就不会出面了。”
大环境他是改变不了了的。
只能将自己熟悉的人给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是要“大学习”吗?
那我们自己搞学习不就好了吗?
对象不就是冯彦昌嘛!
这样的话,自己能够掌握。
冯彦昌在那里沉思着,意兴阑珊地说道:“那你想怎么样?”
“我们需要一个典型!”
听到这话,冯彦昌稍微思索了一下,在那里沉默着。
王青松见状说道:“当然了,这个典型可能要一些时间,估计半个月左右,你可能要去一趟农场!”
这个时候去了那里。
一部分是可以学习,提升觉悟,这是表明上的。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让冯彦昌稍微避一避。
等时机差不多了,可以再回来。
冯彦昌还是在那里沉默着。
王青松见状也没有勉强,说道:“一会我让人送点吃的给你,你先冷静一下,想想你的家人,不要做傻事。”
这时候做傻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见对方还是不说话,王青松叹了口气。
只有让他见识到后面的事情,他才能真正明白,他的做法是在保护他。
没说什么。
这才转身离开。
……
王青松出来以后,将门锁上,对着赵铁柱几人说道:“先回去吧!”
他没有去解释太多。
现在还只是赵铁柱这些人暂时跟着他。
但是谁也不能肯定,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还是不要什么事情都挑明了。
众人闻言这才答应下来。
一起回到了车间。
到了吃饭的时间,王青松也给冯彦昌送了一些吃的。
只不过王青松没想到的事情,经过今天的辩论,不少的人对他都有了新的认知。
有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开始纷纷加入了他的小团体。
反正都是要加入的人,那不如加入王青松的小团体。
一时间,东方红指挥部的人数就上升到了五六十人,在单位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团体了。
也是最大的一个。
人增加了,自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
王青松开始按照别人一样的做法。
将人数登记以后,按照班长、排、连来分配。
王青松自然是连长。
一共两个副连长,赵铁柱和祝永华两个相对来说熟悉的人。
从此,王青松摇身一变成了王连长。
当然了。
和那些学生自封的名头,那是真的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