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580章 回京,易中海的大变化,陈老爹的神秘礼物(第2页)

  “这么多好东西啊,腊肉腊肠、深山土蜂蜜、野生葛根粉诶,这是什么”  两人离开后,陈雪茹将篓子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准备分门别类收拾起来。  她突然从框子里取出一根“白棍”。  “白棍”有三十厘米长,小手臂那么粗,长得一头细一头粗,上面长满了沟壑。  李爱国的第一反应,是某种可以震动、让人感到快乐,却又不可言明的硅胶制品。  但是,他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通历,上面写着“1957”的字眼。  这年月不可能有这种玩意啊。  李爱国接过来,“白棍”摸上去就像是煮熟的牛皮筋一样有弹性,沾到手上的东西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  更像硅胶制品了。  “应该是太岁。”李爱国想起了拿起走近科学,作出了判断。  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是《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李爱国没有想到,陈老爹竟然把这种稀奇玩意送给了自己。  也许陈老爹自己也搞不清楚吧。  毕竟这玩意实在是太少见了,就算是遇到了,也无法确定它真是太岁。  “这是肉灵芝呀”  陈雪茹也听说过太岁的名头,忍住不住瞪大眼,指了指太岁说道:“爱国哥,你啃一口。”  “”李爱国的脑门上写满问号。  “我听说,吃了太岁会长生不老,传说中,秦始皇当年寻找的不老药,就是太岁。”  李爱国哭笑不得:“那只是传说。从古到今,人们也发现了不少太岁,有人不老吗,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也是啊”小陈姑娘看着那根太岁,小声嘟囔:“那现在咱们那它怎么办”  “先找个坛子装点水养起来吧,据说这玩意会长个,以后再说吧。”  李爱国对于太岁也拿捏不准。  后世的研究人员曾经对太岁进行过研究,认为太岁无生命。  主要形成年份为四万年前,成分是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  前者常用为工业阻垢剂,后者常用为工业黏合剂。  dna和黏菌都来自周围的环境。  简而言之,太岁就是吸收了周围物质的石油块子。  照此说法,啃一口太岁,还不如尝尝中东出品的原油和西伯利亚的天然气,那个味儿正。  或者是咬一口橡胶快乐棒子,那个更筋道。  但是。  科学还原真相和事物本质规律是有局限的。  尤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这样的局限性几乎无处不在。  科学只能是在某一个范畴内的最优解,而在这个范畴之外,还存在着无穷多的问题。  恰好,从古到今,对于太岁这玩意,人们从来没有搞明白过。  谨慎起见,李爱国觉得先把它养起来,也许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夜渐渐深了。  将近一个月没见的小两口又解锁了不少新的技能。  陈雪茹累得气喘吁吁的,靠在李爱国的肩膀上,说道:“一次太少了,咱们再来一次吧。”  李爱国见陈雪茹精神有点紧绷,缓声说道:“雪茹,这种事儿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够操之过急。  我听医生讲过,精神压力越大,约不容易怀上。”  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专门用来配种的了。  完全失去了乐趣。  陈雪茹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却有些担心的说道:“刘大娘,我爹还有大嫂,二嫂他们都在催我。能不着急吗”  “甭管他们,咱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李爱国继续宽慰。  陈雪茹总算是放下了心,想到刚才自己的姿势,顿时羞红了脸。  在随后的过程中,因为少了一点急躁,两人快快乐乐的完成了五次耕地任务。  一直到天蒙蒙亮。  这才去卫生间相互擦拭一遍,拥抱在一起,陷入了沉睡中。  翌日一

  李爱国便骑上自行车去了机务段,到邢段长办公室里交了任务。  “爱国,你这次在吴汉那边的任务完成得很好,部里面已经颁发了嘉奖信。”  看着这位得力干将,邢段长兴奋得嘴巴合不拢。  这次前门机务段拿到了长江大桥的“首通”,成为了部里面的明星机务段,他身为段长也没少受到表扬。  “这都是段长指挥得当。”  “你下一步有什么想法按照规定,你早就可以提干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跟总局提交申请。”  邢段长有些舍不得李爱国,但是为了他的前途,还是主动提出了这事儿。  “用不着,段长,我还是喜欢开火车,再说了,我还有个徒弟没出师。”李爱国婉言拒绝。  大风还有几年就要来了。  到时候一些参天大树被刮倒,那些小草却没有受到影响。  特别是机务段是坐高山,足以为小草提供庇护。  就在神州大地普降疾风骤雨的时候,火车却没有停驶,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  这也是李爱国一直没有离开机务段的原因之一。  邢段长虽然觉得可惜,但是也松了口气。  “你忙了这么久,好好休息两天,再开始行车。”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李爱国趁着休息时间,将带回来的土特产分给了亲戚朋友。  亲戚朋友只有经常来往,才会越来越亲近。  这次跟以往不同,李爱国还给赵刚送了一份。  “这些山药是补品,正适合嫂子用。”  冯楠此时肚子已经大起来了,要不了几个月就要生产了。  这些补品正适合用,赵刚便让冯楠收了起来。  冯楠带着赵山、赵高去隔壁屋内学习,李爱国跟赵刚闲扯了起来。  赵刚目前已经调到了军事学院里,暂时担任教官。  等到明年边疆的特色部队组建完毕,将会调过去担任参谋长职务。  “老师长讲了,到时候云龙也可能会被调过去,我们两个老伙计又能见面了。”  离开了总政的赵刚仿佛了年轻了好几岁。  李爱国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  赵刚和李云龙两人性子太直了,眼里也揉不得沙子。  无论是在京城和地方,惹麻烦是早晚的事儿。  要是真能派到边疆,远离世俗的喧嚣,做一个纯粹的大兵,说不定还真能改变以后的命运。  李爱国也放下了心。  休息日的第二天,他拎着土特产到刘国璋家里做客。  得知从匈牙利运来的第一批二十辆缺贝尔卡车已经抵达了京城了。  另外伊卡路斯客车制造厂也把却贝尔卡车生产技术转送了过来,目前暂定由京城汽车修配厂来仿造却贝尔卡车。  这次负责交接的匈牙利代表是李爱国的老熟人,纳吉山多尔。  刘国璋说道:“京城汽车修配厂的同志想让你也参加招待匈牙利代表团的晚宴。”  他明白京城汽车修配厂的担忧。  生产技术的转让细节很多,如果对方不配合的话,故意动点手脚,将会大大延误卡车的仿造工作。  快速打印需要大量能够在高原奔驰的卡车,早点投产,就能够多生产一些卡车。  李爱国自然没有拒绝京城汽车修配厂的邀请。  晚上,友谊宾馆的宴会厅里,李爱国在京城汽车修配厂几个工程师,领导的陪同下见到了纳吉山多尔。  纳吉山多尔正坐在宴会厅的角落里,看一份报纸。  看到李爱国走过来,他将报纸递了过去:“李司机,你瞧瞧。”  报纸是今天,也就是1957年11月13号的日报。  头版头条有黑色标题。  《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具体内容是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的工作在十二年内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  看来大跑步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