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582章 暖宝宝,传武继承人黄婧(第2页)

也是有风险的。

  李爱国带着黄婧来到中药店购买了蛭石,又去整备车间扫了点铁粉,去食堂里倒了半罐子食盐。  最终还缺少一份主材:活性炭。  回到工作室的时候,正好看到隔壁救援队的同志在屋里烤火。  打了声招呼后,让黄婧取了一大块木炭。  材料摆在桌子上,看上去非常凌乱。  黄婧秀眉紧蹙:“师傅,你这是要干什么又是中药,又是垃圾,还有木头块子”  “小黄啊,师傅来给你变个戏法。”  李爱国按照系统给出的比例,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块,然后把材料裹在一块破布里,浇上清水。  嘶嘶嘶.破布里很快冒出了白烟。  黄婧看得目瞪口呆,伸手摸了摸,布包竟然有些烫手。  她看看布包,再看看李爱国:“师傅,你是神仙”  “什么神仙啊,黄婧同志,你要谨记,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唯物主义战士。”  李爱国训导两句,指着布包说道:“这玩意叫做暖宝宝,放在身上,可以起到保暖作用。”  黄婧双眼顿时瞪大瞪圆,紧盯着破布包再也离不开了。  当然了,简易的暖宝宝并不具备实用价值。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又跟据系统,对暖宝宝进行了改造。  万事俱备,只缺套在材料上的无纺布了,以及套在最外层的明胶。  无纺布倒可以用超薄结实的布代替,只不过导热效果差一点。  明胶却是必不可少的。  它涂抹在无纺布和暖宝宝外层之间,能够阻止空气进入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避免材料提前发生化学反应。  在后世,工业用的明胶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这年月化工产业落后,这条路子暂时走不通了。  而实用的明胶是通过用猪皮,牛皮,驴皮制成的。  猪皮这玩意倒是能够搞到。  李爱国下了班之后,骑着自行车在菜市场转了一圈。  此时接近傍晚,肉架子上的肥肉早就空了,只剩下一些没人要的瘦肉还挂在那里。  卖肉的大爷蹲在旁边吧嗒吧嗒的抽旱烟袋。  李爱国掏了根烟,想要打听有没有猪皮卖。  卖肉大爷上下打量李爱国:“你看我长得像猪皮吗”  李爱国摇头。  “那不就得了!”老大爷翻个白眼,撇着嘴说道:“这阵子每个菜市场只能分到两头猪,上万住户等着吃肉,哪够分啊,刚运来就被抢光了。”  “猪皮也有人稀罕”李爱国又掏了根烟,才算是打听明白。  这年月猪毛,猪皮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能制成毛刷和皮包,皮鞋。  所以食品站供应出来的生猪,有一部分是去了皮。  同时,猪皮炸过之后,还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那些没去皮的,连带肥膘都被人抢光了。  得,连猪皮也成金贵的了。  看来菜市场是买不到猪皮了,明天起早点,去城郊的食品站撞撞运气。  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李爱国便从被窝里钻了出来,穿上虎皮四件套,套上厚棉袄,棉裤,棉靴。  脸上还戴上了厚厚的棉纱口罩。  整个人裹得跟大狗熊差不多。  这才推开门,步入了寒风中。  推着自行车刚出后院,便看到贾张氏和易中海两个人一前一后朝外面走去。  “我说老两位,你们这是要私奔呀。”  贾张氏被吓了一跳,张嘴就想骂,看到是李爱国,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易中海尴尬的笑笑:“爱国啊,我我们锻炼身体。”  贾张氏眼睛一转,也说锻炼身体。  好家伙,真把别人当傻子了  不过咱李爱国也不是那种多管闲事的人,没有理会二人,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贾张氏拍着胸口窝子说道:“吓死我了。”  易中海郁闷的说道:“谁让你一定要跟着我去食品站的”  “我这不是怕

你路上把肉偷吃了吗”

  易中海:“.”  提起跟贾张氏一块去食品站买猪肉的事儿,易中海就有些郁闷。  前阵子厂里把拖欠了好几个月的肉票发下来了。  易中海和贾东旭一共分到了三斤肉票。  原本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买点肉包饺子。  谁承想贾张氏得知后,一定要这会就去卖肉。  理由很充足:“过春节肉食供应紧张,说不定买不到了。”  易中海也有阵子没吃肉了,便同意了下来,  谁承想贾张氏非要跟着去。  “别说了,快走吧,食品站那么远,咱们要是去晚了,说不定肉就卖完了。”  两人不再多说什么,冒着寒风,快步朝着食品站而去。  这年月物资实行统购统销,食品站是专管收购生猪,屠宰生猪,销售猪肉的地方。  食品站负责给供销社,菜市场供应猪肉,性质跟后世的屠宰场差不多。  菜市场买不到猪肉,这里能买到。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来到城郊食品站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京郊食品站是方圆四五十里内唯一的食品站,所有公社养殖的肥猪,都只能送到这里卖掉。  道路上能看到牛车,马车,驴车,都拉着生猪,浩浩荡荡的朝着食品站开去。  前往食品站要经过一个高坡,足有七八米高,李爱国猛蹬几下就要冲上高坡。  突然看到前面有一老一小两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往坡上走。  平板车上那三头猪特别肥胖,加起来足有四五百斤。  老社员身体前倾,再前倾,与地面构成了一个50度的角。  小孩在前面,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地拉着绳子,拼命地拉。  老社员脚下踩到了一块石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  这时候只凭小孩一个人的力气拉不住平板车了。  平板车这种建议的运输工具压根没有刹车系统,开始不断后溜。  此时老社员已经竭尽了全力,脸色变得铁青起来,想要喊狗蛋松开绳子。  但是一想到平板车溜下去,这三头猪要是摔伤了或者跑了,那麻烦就大了。  猪比人值钱啊。  他咬碎了牙齿,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但是身后的架子车依然吱吱宁宁的往后倒。  就在老社员已经认命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蹿出来,从后面推住了架子车。  原来是看到平板车要往后溜,李爱国捏住自行车闸跳下去,扔掉自行车,快步冲过去。  李爱国的年轻力壮,力气很大,架子车被生生的扛住了。  老社员获得了喘息之机,慌忙从地上跳起来,重新架好平板车。  三个人齐心合力将平板车拉上了高坡。  老社员此时脊梁上出满了冷汗,站在那里喘了几口气,说道:“同志,实在是太谢谢你了,俺是石桥公社的畜牧员赵东山,要不是你的话,这三头猪出了事,俺跟公社真没办法交代了。”  “客气了,工人社员是一家,谁遇到了都会帮一把的。”  石桥公社距离京城有二十多里地,两人要一路用平板车把猪拉过来,着实不容易。  老社员看到小孩愣在那里,连忙让他给李爱国打了招呼。  “这是俺儿子狗蛋。”  “小朋友长得真机灵。”李爱国从兜里摸出一块糖递给了狗蛋。  狗蛋看了看糖下意识的往后躲,看到赵东山点头,这才接过来,说了声:“谢谢叔叔。”  “叫俺哥”  李爱国有些无奈。  当火车司机就那么显老吗  他回到坡下,将自行车拉起来,就准备离开。  赵东山看到自行车的横杠被划伤了,有些内疚的说道:“同志,为了救俺,你的自行车也摔坏了,要不等俺卖了猪拿了钱,给你修自行车,怎么样”  “修啥啊,自行车就是个交通工具,磕磕碰碰的正常的事儿。”  因为此时距离食品站也不远了,李爱国便没有骑自行车,跟着两人一路来到食品站门口。

  几十上百辆马车,骡车,驴车,还有牛车真是浩浩荡荡的。  绑在平板车上的大肥猪,它拉了一泡很大的翔,顺带着,还放了长长的水。  赵东山踢了一下猪的屁股,骂着:“又少了几斤咧,好几块钱呢!”  他一脸悲戚,眼神满是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