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628章 富裕仗,103电子管计算机升级计划,铁道老大哥被薅羊毛(第2页)

 能够发送关于轨道是否空闲与是否完整的信息,起着一个信息发送器的作用 

 要实现这种脉冲信号,需要有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软件?”夏中肃教授皱眉头。 

 好吧,这年月还没有软件的说法李爱国解释道:“可以理解为脉冲信号的发送编码组合。 

 编码将信号从原始域转换到频域的表示或者逆过来转换。 

 编码的频率和内部逻辑结构,可以决定了脉冲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李爱国把自己的设想讲了一遍。 

 要知道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信号是后世比较成熟的技术,放在这个年月特别超前。 

 就算是李爱国砍掉了绝大部分功能,只保留了检测列车占用的功能。 

 但是因为原始设计中使用了信号学和计算机学的知识,设计思路跟后世的计算机编程如出一辙,所以解释起来也非常的艰难。 

 “机器语言这种编码组合是一种机器语言。”夏中肃教授点点头。 

 他在103计算机项目中,负责的工作是设计计算机底层机器语言,非常清楚底层语言设计的难度之大。 

 看来铁道研究所所图不小啊,他们这么有信心吗? 

 李爱国继续讲道:“脉冲编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取样。即每隔一定时间把原始模拟信号的瞬时值取出,成为一系列幅度有变化的脉冲信号; 

 量化。用标准幅度量出每一脉冲幅度的大小,并四舍五入,使取样值成为整数,得出量化信号; 

 编码。将量化信号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由此,咱们就可以实现抽样率为8khz,每抽样值编8位码,即共有28=256个量化值。 

 因而每话路pCm编码后的标准数码率是64kb/s的脉冲信号。” 

 花了足足两个小时,木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李爱国这才停下来,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茶水。 

 “大家伙觉得怎么样?” 

 此时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宗先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小学时代。 

 老师在黑板上讲的东西看上去特别简单,但是听不懂呀,真听不懂! 

 几位电气教授的神情已经凝重了起来。 

 他们感觉到李爱国的无绝缘轨道信号,已经涉及到了电气研究的前沿技术。 

 以夏中肃教授为代表的计算数学院专家则双眼紧盯黑板。 

 他们感觉到黑板上那随手写出的代码好像格外的美妙,格外的熟悉。 

 但是,仔细看去,又觉得十分的陌生、晦涩。 

 夏中肃教授忍不住举了举手问道:“爱国同志,这种脉冲编码的组合是不是跟计算机内运行的程序是一个原理?” 

 李爱国赞叹的点点头:“夏教授,您不愧是咱们国内首屈一指的计算机专家。 

 没错,要产生编码组合,跟计算机运行程序,都需要利用机器语言,产生有规律的信号。 

 唯一不同的是,脉冲编码组合需要脉冲电信号。 

 而计算机则的原理基于电子管的技术,利用了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从原理上讲,它们如出一辙。” 

 【这年月国内外的计算机全是电子管计算机,跟后世的晶体管计算机有很大差别。】 

 李爱国停顿片刻,最终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们要开发一款可以在电子管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来控制脉冲信号编码,从而实现铁道信号的自动化。” 

 轰!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顿时沸腾了起来。 

 那些计算机专家们都感觉到这项任务不可能完成。 

 就拿他们正在研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来说,压根没办法完成如此复杂的信号控制工作。 

 夏中肃教授也觉得李爱国的野心太大了。 

 “爱国同志,目前我们的103电子管计算机无法承担如此复杂的计算任务!” 

 李爱国缓声道:“要是把103电子管计算机升级一下呢?” 

 “升级?“ 

 夏中肃教授先是一愣,等明白李爱国的用意后,心中一阵兴奋。 

 103电子管计算机是根据老毛子m-3小型电子管计算机仿制而来。 

 m-3小型电子管计算机本身就是老毛子那边的“政绩”项目产物。 

 虽然挂着电子管计算机的明头,但是运算速度只有每秒钟30次。 

 这种计算速度,甚至比不上算盘 

 也就是说103电子管计算机压根无法实用。 

 夏中肃教授在项目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数次向二机部和科学院提议,咱们应该真正研制出一款可以实用化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重大项目计算。 

 但是,国科学院、总参三部、二机部提供的资金有限。 

 所以他的信件都沉入了大海中。 

 李爱国道:“我曾从科学院同志那里了解过,103电子管计算机的结构和构架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性能如此之差,是因为电子管和二极管太少了。” 

 讲道这里,李爱国冲着夏中肃教授点点头:“夏教授,您在103电子管计算机的改进中,即使明知道缺少电子管,还是采取了新构架,额外作出那么多工作,实在是值得钦佩。” 

 “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我总觉得电子管计算机将会成为咱们搞科研,甚至搞生产的重要工具。” 

 夏中肃教授沉思片刻道:“李副组长,如果你们铁道方面愿意提供一笔资金支持的话,我们有信心升级103电子管计算机。” 

 李爱国等的就是这句话。 

 在前世103计算机研制出来后,部里面才意识到了自己有些胆小了。 

 特别是迎娶邱小姐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继续电子管计算机打辅助。 

 然后又浪费了两年时间,重新花费重金打造出了104电子管计算机,这才没有耽误邱小姐出嫁。 

 李爱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借着自己手里的项目,帮助国内的电子管计算机事业少走一部分弯路。 

 还有,李爱国以后要把系统里的技术拿出来,也少不了电子管计算机的帮助。 

 既能帮助国内提高计算机产业水平,又可以完成项目,还能使用电子管计算机帮着自己搞计算。 

 三赢。 

 就是李爱国赢三次。 

 铁道部滕领导得知李爱国请求援助兄弟单位一批资金来搞计算机的研究工作,有些哭笑不得。 

 “本来是薅别人羊毛的,现在咱们反而要被薅了?” 

 “您想象一下,有一天咱们的火车调度全部由计算机控制” 

 李爱国还要给滕领导画大饼。 

 滕领导摆摆手打断他的话:“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老大粗?不知道啥是计算机?” 

 “没有,绝对没有!”李爱国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面前这位滕领导虽是行伍出身的领导,但是却爱好学习,与时俱进。 

 在后世,等到五九年的时候,别的部门还不知道计算机是啥玩意的时候,在滕领导的建议下,铁道部购入了738厂生产的电子管计算机,进行铁路货运处理。 

 滕领导看到李爱国吓了一跳,给李爱国递了根烟,哈哈大笑道:“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火车调度也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啊,那样的话,就可以避免人工出错了。” 

 李爱国:“.” 

 他觉得滕领导不讲武德,对待下属还使用兵法。 

 两人聊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滕领导表示可以特批一批物资,帮忙研制103电子管计算机。 

 不过,研制出来的电子管计算机,需要优先出售给铁道部。 

 夏中肃教授当天下午就前往二机部,把铁道部的提议汇报给了负责103项目的二机部领导。 

 二机部领导召开了会议后,把教授请到了办公室中。 

 “原本想让老夏你去度假的,现在看来你又该忙碌了。” 

 夏中肃教授大喜:“部里面同意了?” 

 “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独立自主老夏啊,这口号对咱们这些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人员同样适用。” 

 二机部领导点头说道:“咱们家底薄,撑不起那么大摊子,才不得不仿制,现在铁道老大哥愿意帮忙,咱们要是不狠狠薅一把羊毛,咱岂不是傻子吗?!” 

 在二机部的支持下,抱着铁道老大哥薅羊毛的心思,夏中肃教授提出的103电子管计算机升级计划,很快得到了批准。 

 二机部的计算科学研究所,四机部十五所、七机部706所和总参56所,京城无线电厂抽调出科研人员,进驻国营738厂。 

 该项目又被称为“738”计划。 

 升级后的103电子管计算机有22个机柜,主机、电机组各占地200平方米。 

 全机共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字长39位,容量4k,每秒运算1万次,内存2048个全字长磁芯体,2台2096全字长卧式磁鼓。 

 速度达到了每秒运算1万次。 

 这些都是后话了。 

 搞定了电子管计算机后,李爱国带着信号处理小组的组员们开始研究脉冲信号编码。 

 虽然这是一项超越时代的技术,但是李爱国在系统的帮助下,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关技术,只需要根据时代特色,“拿”出来就可以了。 

 所以项目的进展特别顺利。 

 宗先锋也很快适应了“杂工”的工作。 

 一边能跟着李爱国和那些教授们学知识,一边还能拿工资,日子美滋滋。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经常见到达莎了。 

 咳咳,宗先锋只是觉得人家一个外国小姑娘不远万里来到京城,他身为“主人”应该多照顾,别想歪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四月份。 

 李爱国忙碌了一整天,从铁道研究所骑着自行车回到家。 

 刚到家,陈雪茹就小声说道:“爱国,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事儿了?” 

 “什么?” 

 看李爱国一脸茫然的样子,陈雪茹嗔怪道:“明天是你那宝贝徒弟参加考核的日子,前阵子教育室不是通知过你吗?” 

 啪!李爱国猛地一拍脑门子。 

 黄婧当司机学徒差不多一年了,前阵子李爱国不在的时候,她还曾以助理司机的身份驾驶过火车。 

 她的水平早已达到了正式火车司机的水平,所以李爱国给她报名参加了火车司机考核。 

 “呵,这阵子忙坏了,差点把这事儿忘记了。” 

 李爱国跟刘国璋请了一天假,决定明天去考核现场为徒弟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