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867章 给炮弹装上眼睛,国之重器(第2页)

 那家伙吓得喊了一声:不就偷了个箩卜吗,值得用炮轰吗”

  周总工强忍住笑意点头,把农夫的意见传达下去。

 片刻功夫后,几十个身穿制服的大兵将演习场内外清理了一遍,好在没有发现有外人。

 “二连长,把54式和55式拖出来!”见演习场准备就绪,周总工下达指令。

 炮兵连的战士们将一辆加农炮和一架高射炮从仓库内拖了出来。

 加农炮的目标是一辆残破的坦克,距离大概有八百多米。

 为了验证近炸引信的性能,二连长让操作员故意在瞄准的时候,偏离准心二十米。

 “预备,开炮!”

 伴随着一道命令,演习场上空炮声震天。

 轰!

 所有人都目睹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炮弹从炮口射出,很明显要偏离了目标,却在最接近目标的时候,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本就残破的坦克掀翻在了地上。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唯有寒风卷起阵阵黄土。

 虽说事先知晓近炸引信的特性,可亲眼目睹,又是另一番震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炮弹,炮弹变成导弹了!”操纵员忍不住吞咽口水大声说道:“以后我们炮手,岂不是都能变成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陈部长明显是见过大场面的,这会反而淡定了下来。

 “老周,继续吧。”

 “.是!”周总工大喊道:“现在进行第二次实弹射击实验,偏离距离一百米!”

 一百米的距离,几乎相当于半个演习场了。

 操纵员想都不敢想,强忍着忐忑,将炮弹装填进去,一番操作后——

 “预备。”

 “开炮!”

 “呼!”

 一枚炮弹飞出炮管,朝着明显偏离的方向飞去。

 在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轰!

 炮弹在跟目标坦克并行的时候,突然爆炸了。

 虽然因为距离过远,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只是让坦克晃了两下,但是镶嵌在坦克装甲上的弹壳已经说明了实验结果。

 跟上次的全场寂静不同,这次演习场上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原本一发普普通通的榴弹炮,加装了近炸引信后,就跟长了眼睛一样。要是在解放前,咱们拥有这玩意,那小鬼子早就哭爹喊娘了。

 我在这里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把近炸引信交给我们208所做适配和生产,我保证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干他娘的,我要用炮弹把那帮狗日的全轰成渣渣。”

 一向文质彬彬的周总工现在竟然爆出了粗口,没办法,这炮弹给他带来的心理冲击太大了。

 因当时国内靶机稀缺,目睹近炸引信的威力后,更不可能用靶机做实验了。

 随后,陈部长以七机部的名义,从空军试验场运来两个巨大的气球,对高射炮进行实验。

 事实证明,近炸引信在防空火炮上的作用更大。

 以前,防空榴弹炮只能在命中战机时,才会发生爆炸,等于是单体攻击。

 加装了近炸引信的榴弹炮,在距离很远的时候,就能爆炸,等于是群体攻击。

 玩过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升级技能,要优先升级群体攻击技能。

 看着两发高射炮,在炮弹明显偏过空中随风飘逸的气球的时候,依然发生爆炸,溅射出去的碎片干掉了气球。

 陈部长也忍不住鼓起了掌:“好好好,从今天开始,就让咱们给炮弹按上一双眼睛!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啊。”

 国之重器的说法,立刻得到了在场所有领导和研究员们的赞成。

 炮弹精度提升百分之七十,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咱们凭空多生产百分之七十的炮弹。

 这不是国之重器,什么是!

 领导故障,大家伙一起跟上。

 待掌声稍稍停歇,陈部长关心起一个事情:“爱国同志,近炸引信现在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示人,保密工作要做好啊。”

 说到保密,这就是咱李爱国的专精技能了:“首长请放心,从最开始的时候,在农夫同志的布置下,我们就狠抓了保密工作。”

 农夫点头:“就连我只是知道相关原理,具体的图纸只有爱国同志才掌握。”

 陈部长满意的点头:“是我疏忽了,你们气象站搞出来的东西,保密肯定没有问题。不过.”

 他停顿片刻,看着李爱国说道:“不过接下来要大规模生产了,到时候需要各方面配合,保密规定如何执行呢”

 农夫没等李爱国回答,就把话接过去了:“老陈,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还是采取我们保密站的代工生产模式,具体图纸由李爱国同志一个人掌握,代工交给各地工厂。”

 “代工”陈部长觉得这个词语有点新奇。

 农夫把“代工”模式讲了一遍:“这是爱国同志创造出来的办法,每个代工厂只负责早一部分配件,既能提高代工厂的专业程度,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密。”

 他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近炸引信是气象站设计研制出来的,气象站也该分一杯羹。

 农夫倒是不在乎这点功劳,但是他现在是气象站的站长,不能不为气象站里的那些工作人员考虑。

 陈部长也清楚农夫的心思,他们七机部等于是白白捡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他琢磨了片刻,觉得这办法可行:“那就这么决定了,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工作,由李爱国负责图纸,208所统筹生产,一定要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多的近炸引信。”

 208的周总工还有点担心:“目前国内的那些工厂都比较忙碌,怕是抽不出多少产能。”

 陈部长见周总工又犯知识分子的毛病了,敲打道:“产能不足,挤一挤不就有了,老周啊,在工作中,不能死搬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说完,他的声音逐渐增大:“无论如何,大家伙协力同心,一定要为炮弹装上眼睛!”

 “为炮弹装上眼睛!”

 演习场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夕阳西落,散发出的光辉,在所有人的脸上映衬出了信仰的色彩。

 因为有了天大的喜讯,208所很大气的决定拿出半个月的配额举行一次庆功晚宴。

 酒过三巡,众人情绪高涨,毕竟他们即将改变国内火炮的作战模式。

 周总工则将目光聚焦在李爱国身上。

 他身为老军工,是专业的炮弹与火炮专家,而具有革命性的近炸引信正是李爱国的杰作,他对李爱国印象极佳。

 目前国内的火炮大部分是仿制老毛子的,虽然威力巨大,但是也有一些弊端。

 谈起火炮未来的发展方向,李爱国没忍住,笑着问周总工:“周总工,你们想没想过快速部署系统。”

 周总工还没来得及接话,一个年轻研究员笑了:“李顾问,您还是个外行啊,火炮重大几十吨,需要专业牵引车辆,哪可能快速部署。”

 他话音未落,就被周总工骂了:“你不懂别丢人。”

 周总工扭头看向李爱国:“爱国,这个快速部署是怎么回事儿”

 李爱国摇摇头:“我也只是有一点小小的想法,今天在您面前班门弄斧,您可别见怪。”

 “看你这话说的。”周总工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李爱国根据打阿三和打猴子时候的经验,装着不懂的样子,讲道:“目前咱们国内的火炮,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都差不多了,欠缺的就是机动性。如果像老毛子那样,搞专业的越野牵引车的话,成本太高了。

 特别是越野牵引车受地形限制,不适合山区使用。

 如果能够研制一款新式无后座山地炮,这种炮使用模块化的炮管和组件,可以快速分解和组装。

 无后座力设计使得火炮在不稳固的地形上也能保持稳定射击。

 ”

 周总工听得双眼放光,扭头看向旁边的年轻研究员:“看到了吗,就你还有资格数落人家不专业这种快速部署将让咱们的队伍,在山区也拥有快速机动的炮火。”

 年轻研究员挠了挠头,笑了笑。

 陈部长本来正在跟农夫聊以前的事情,听到这番话,也端着酒杯看向这边,诧异的点点头:“爱国,你这个想法很不错,咱们七机部也正在考虑发展专门用于山区的火炮。这还真是巧了。”

 能不巧吗。

 你们七机部在为收拾阿三做准备。

 阿三的家门口就是大山。

 李爱国笑着挠挠头:“这只是我的一个小想法,当不得真。”

 “你这个想法可不小啊,一举解决了山区火力不足的问题。”陈部长看了看周总工:“老周,把这个记下来,你们208所随后先出一个方案,递到部里面,咱们好好合计一下。”

 “是。”周总工摸出笔记本,用钢笔在上面写下工整的字迹。

 这时候,208的另外一个总工问道:“爱国,你对火炮未来的发展还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