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586章 暖宝宝的功效,周一的理想(第2页)

 

“这是用黑胶绸做的.可惜了,这么好的布,浪费了。”

 

话音未落,布包抱在手里,陈方轩顿时瞪大了眼睛。

 

陈雪茹看到陈方轩的表情跟自己一模一样,顿时乐了,让陈方轩将暖宝宝放在腰椎骨处。

 

持续舒缓释放的热量瞬间驱散了关节处的疼痛,陈方轩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这这也太神奇了吧?!”

 

“神奇吧,这叫做暖宝宝,随时都可以用,爹,你要是哪里疼了,就把暖宝宝垫在那里。”

 

陈雪茹看到陈方轩眉头舒展,幸福得笑着说道。

 

风湿病是老毛病了,陈方轩这些年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缓解。

 

现在看到一个小布包,就决绝了,顿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这女婿,还真是了不得了!”

 

陈雪茹扬起脑袋,神情有些嘚瑟。

 

哪个女人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夸奖呢?

 

此时的前门机务段邢段长的办公室内。

 

邢段长和一杆子段领导已经验证了暖宝宝的神奇之处。

 

暖宝宝的生产立刻提上了日程。

 

只是邢段长却皱起了眉头。

 

“现在跟部里面提交申请,然后走手续的话,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现在天一天比一天冷了,收音机中播报下周就会有场大雪,等暖宝宝生产出来,黄瓜菜都凉了。”

 

李爱国也清楚这种状况。

 

哪怕是铁道部门这种独立的小王国,也是要讲究一定程序的。

 

当初生产方便面的时候,因为饼干厂濒临“破产”,机务段利用饼干厂生产一种面条状饼干的名义,打了个擦边球,才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方便面。

 

后来又补办了手续。

 

生产雨伞是委托给了雨伞厂生产,等于是机务段采购商品。

 

暖宝宝的情况却有点不同。

 

后勤处的领导发言道:“要是没有部里面的批准,咱们想要采购机器和原材料,就没有理由核销。”

 

那些机务段的领导也个个都愁眉不展。

 

眼看着这么好的东西,不能马上大规模生产,实在是憋屈。

 

屋内顿时烟雾弥漫,这些领导们一个抽烟比一个凶。

 

这时候,李爱国站起身打开了窗户,笑着说道:“段长,我有个办法能够马上生产暖宝宝。”

 

“当真?!”邢段长大喜。

 

夕阳西落。

 

位于前门机务段不远处的铁道二中内响起清脆的铃声。

 

在校园里憋了一整天的学生们纷纷簇拥着从大门里奔出来。

 

他们三三两两的有说有笑。

 

其中有一位留着学生头的女学生神色慌张的从大门里挤出来,往不远处的宿舍区跑去。

 

她身穿洗的泛白的铁道工装,工装套在身上明显大了一号,裤腿不得不用皮筋扎起来。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子拉住了她:“周一,今天三班的几个男生约咱们去溜冰场玩,你去不去呀?”

 

“苏小红,我还得回去捡煤块,就不去了。”

 

周一有些着急,但是面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和邻居也只能耐下心来。

 

“你啊,咱们马上要毕业了,就要不如工作岗位了,到时候想玩都没机会了。”

 

“小红,我决定考高中了”周一道。

 

苏小红瞪大眼:“周一,你家里的条件允许你读高中?”

 

周一家有八个兄弟姐妹,只有老爹方老头一个人有正式工作。

 

身为最大的孩子,她能够读初中已经了不得了。

 

周一抿了抿嘴道:“我娘现在搁方便面厂当临时工,虽然只是临时工每个月也能拿三十多块钱,再加上我爹的工资,日子倒是能坚持。

 

我每天放学后带着弟弟妹妹们捡煤块,也能攒不少钱.读高中应该不成问题。”

 

提到方便面厂,苏小红顿时有些郁闷。

 

她娘也没有正式工作,当初方便面厂招工,她娘看不上临时工的职位,便没有报名。

 

后来得知方便面厂每个月都发奖金后,想要去当临时工,人家不招人了。

 

只是苏小红觉得自己这个好朋友有点心气儿太高了。

 

读高中,就得读大学,浪费几年时间,还不是一样参加工作?

 

“周一,当朋友的要劝你一句,你看看,你为了攒钱上学,整天穿得破破烂烂的,中午连饭也舍得不吃,值得买?”

 

苏小红有些怜悯的拍拍周一消瘦的肩膀:“女孩子嘛,还不如早早参加工作,然后找个好男人嫁了。”

 

周一清楚苏小红的好意,笑笑:“我跟一个人约好了,将来要读大学,成为女科学家。”

 

“跟谁啊?谁这么坏,竟然敢忽悠你?”

 

苏小红看到周一已经着魔了,顿时生气的跺了跺脚,咬着牙就要找那人算账。

 

周一慌忙解释:“小红,千万别,那人不知道,是我自己偷偷跟他做了约定。”

 

苏小红:“.”

 

她有点迷糊了。

 

“不跟你聊了,从大同那边过来的运煤车应该快到了,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了。”

 

周一转过身一溜烟的跑了。

 

苏小红苦笑着摇摇头。

 

一个女孩子就算是再利害,将来还不是得结婚生孩子,折腾个啥劲啊。

 

还不如趁着年轻多玩几年呢。

 

苏小红转过身喊上几个同学快步朝着溜冰场奔去,她听说那里有不少大院子弟。

 

周一跑回了家,弟弟妹妹已经在屋里等着她了。

 

周一先是拧开煤炉盖子,将精钢锅坐在了炉子上,往里面洒了一把小米。

 

现在方便面出口供不应求,方便面厂的工人每天都得等到六点钟才能下班。

 

等母亲回来,就能喝上热乎乎的小米汤了。

 

这时候,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几个弟弟妹妹已经拎着箩筐等在了门口。

 

周一拎上自己的箩筐,挥了挥手:“出发。”

 

机务段内的蒸汽机都需要煤炭驱动,马上要下雪了,这阵子每天都有从外地来的运煤车往返。

 

周一在机务段长大,特别熟悉这里的环境,更加清楚运煤车只有在拐弯的时候,车上的煤块子才会掉落下来。

 

而距离机务段不远的一个扳道站附近,正是一个大转弯。

 

周一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大转弯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孩子在这里等着了。

 

运煤车上掉下来的煤块子没有燃烧过,价格比煤核高多了。

 

一箩筐能卖五分钱,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捡煤人的必争之地。

 

因为抢夺煤块子,还发生了几次争斗,有人的脑门被敲破了,事情闹到了机务段里。

 

机务段保卫科经过走访后,把打架的几个小子叫过去狠狠收拾了一顿,并对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从此之后,这里便形成了一个默契的规矩,谁来得早了,就能霸占好地段。

 

周一耽误了点时间,只能带着弟弟妹妹们站在一段平缓的路段旁。

 

他们在寒风中踮着脚朝远处眺望。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当一辆乌黑的列车冒着黑烟出现在远处时,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周一挽起了袖子,做好了准备。

 

列车呼啸着从拐弯处驶过,堆得尖尖的车厢上煤块子四散飞落下来。

 

这不是煤块子,是读书的希望。

 

周一连忙冲上去,不顾眯眼的烟尘,攥起乌黑冰凉的煤块子装进箩筐里。

 

在这一刻,这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因为路段不好,周一和弟弟妹妹们总共也没捡到一箩筐煤块子。

 

“姐,估计只能卖4分钱。”周二有点郁闷,“下次我再跑快一点就好了。”

 

周一拍去手上煤灰,揉揉她的头发:“记住了,火车没通过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铁轨,知道吗?”

 

“知道了”

 

虽然只挣到了四分钱,但是周一依然感觉到很满足。

 

回家的路上,花了一分钱买了一块麦芽糖,给弟弟妹妹分吃了。

 

等回到家的时候,看到母亲还没回来。

 

周一洗了手,从菜地里薅了一捆野有菜,切碎了,放在铁锅里翻炒。

 

大人都说野油菜里面有油,不用在放油了,所以机务段的家属们都喜欢种这种菜。

 

这时候,屋内发出吱宁的响声。

 

周一转过身看到母亲回来了,笑着说道:“娘,您等会,菜马上好了。”

 

“又是炒油菜啊。”周大娘放下帆布包接过周一的锅铲子说道:“明天娘去买块豆腐。”

 

“豆腐.娘,那太浪费了,炒油菜挺好吃的。”周一扭头看看弟弟妹妹:“你们说是不是?”

 

“是!”周二,周三,周四听到豆腐忍不住吞咽口水,但是还是齐声回答。

 

周日犹豫了下,正要开口,被周二狠狠拧了下。

 

周日打个机灵,举起手说道:“娘,我最喜欢吃姐姐炒的油菜了,姐姐炒的菜最好吃了。”

 

周母的目光在孩子们充满菜色的脸上滑过,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你们这帮孩子.”

 

她深吸口气说道:“娘也不是寅吃卯粮,今天回来得晚,是因为段里面开会了。要组织机务段职工家属做暖宝宝,每做一个给两分钱。”

 

“两分钱”周二和周三都忍不住瞪大眼,两分钱能买两块麦芽糖了。

 

周一比较冷静:“娘,暖宝宝是什么呀?容易做吗?”

 

“这个娘也不清楚,听说明天段里面开会,李大车会亲自给家属们讲解。”周母道。

 

“李大车?”周一问。

 

“就是发明自卸挂车的那个火车司机,现在你爹和段里人都称呼他为李大车。”

 

听到李大车的名字,周一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她犹豫了片刻说道:“娘,明天是周末,我也想去参加大会,行吗?”

 

“哪能不行呢。要是真能做暖宝宝的话,你上高中的学费就有指望了。”周母眼神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

 

夜铺天盖地的砸落在京城上空。

 

四周一片黑暗。

 

周家的小屋内亮着昏黄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