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一先生 作品

第505章 一年预算,一月花完?!(第2页)

 路上很多往来的车,都显得很羡慕的看着辛屈他们的骑兵。 

 不过伴随着旗帜闪过,不少人吓得低头。 

 北伯的旗帜,也就意味着现在是整个燕方最有权势的存在在其中。 

 路上过站休息的时候,一些长老看到了辛屈,都得亲自来见辛屈,然后送上最好的食物,还带来了本地不老少的人一起来看。 

 虽然不如历代帝王出巡的架势,但现在燕方的人口就这么多,一下来了半个村乃至一个村的人,那都是严重侵占劳力的行为。 

 不过再想想现在的时间,距离春耕还有一个月,辛屈也只能作罢。 

 这会儿,家里有奴隶的都闲一些。 

 不过辛屈还是例行公事一样,问了一下本地的情况,亟需解决的又有什么。 

 回头他记下来,统一进行规划。 

 本来一路上走下来也没什么。 

 但来到了顺义邑的时候,本地的一个户主就对辛屈说:“我想种粟,但社长硬要我们都种芋头。” 

 这个社长就在驿站里陪着,一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北伯,咱这也是为了社里的粮食储备而做出的调整。 

 他家地可是水田,让他拿一半出来,多种一些芋头,然后让他用芋头去跟其他村人换,他也一样赚,但他不愿意,我磨破嘴皮子说了好久,还许诺如果芋头他卖不出去了,我兜底,他才算是答应。 

 但现在……怎么一到这里就变卦了!” 

 这个社长也是很着急。 

 辛屈看他俩这模样,微微点头说:“你说的我知道了,律令里写的是,除了北伯需要协调族内的生产,才能进行强令之外,其他的是不准的。 

 你愿意种粟,那就去种,我们是不会管的。 

 毕竟地里的产出,决定了你们未来的爵位升迁,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这个人终于笑了。 

 但社长脸色就惨白了几分,不过辛屈对他招了招手,让他靠近。 

 年纪不大,十五六的模样:“几期生?” 

 “三期。”社长赶紧回答,“我叫雾生,只读了三个月的书。” 

 “可以,三期的学生我听说过,学习成绩好的太多了,你读书三月就能懂得怎么协调生产,进而产生利益最大化,这一点上我是认同的。 

 但记住,不要要求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很有想法。 

 所以我对你的建议是,将愿意跟你进行协调的人,组成一个生产小队,然后将劳力使用最大化,尽快完成多余土地的开垦。 

 或者水渠的挖掘。 

 记住,每个社的土地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社不是村,村是各家的氏封,而社隶属于整个燕方。 

 燕方多大,社就能多大。 

 但如何用水,如何协调,这都是你们这些基层社长要实践的。 

 未来,有辛氏人口上涨之后,很多社有可能会增筑成为邑,邑也可能成为县,说到底,还是靠你们的努力。 

 现在我定了三年搞生产,生产是你们的任务,所以不能只盯着现在已经开垦好的土地,那些待开垦的,未来要分配给社内新组家庭的,都是你们的任务目标。 

 所以,要学会,挖掘所有人的最大生产力,要学会动员,而不是强令和利诱。 

 既然你是社长,就是领头羊,一个社内的生死,都在你的抉择之中。 

 但同时他们也是自家土地的主人,主人感觉自己的利益可能损害,而不想跟进的时候,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劝,更要拿出成绩来说服大家。 

 好了,就说这么多。 

 当初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大家能信我,是我当行人的时候,积累出来的。 

 所以,积累、建设、发展,都需要协调出一个轻重缓急的,现在最大的重点是春耕,开垦可以放在夏后,种一季來来解决第二年夏季的收获,实在不行还可以当牧草用来饲养牲畜。 

 还有芋头这玩意儿丢自家庭院的污水沟边上就成,庭院种植也可以产生一定的收益,这个办法我现在交给你。”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