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330章 养小人千日,用小人一时(第2页)

  难道宗公在派人监视自己?

  “看来是被我猜中了,真的是吕壹。”

  宗预捋了捋胡须,“我才出宫不久,糜郎君就能得知商谈的内容,这个人,必然是第一时间知晓商谈内容的。”

  “老夫与吴主商谈,旁边唯有一人旁听,正是吴国校事府中书吕壹。”https:/

  说着,宗预笑着向看糜十一郎:

  “与吴主商谈之事,恐怕连吴国重臣都未知其详,糜郎君却能这么快知晓,除了吕壹,想来没有别人。”

  糜十一郎恍然:“原来如此。”

  炫耀了一番,宗预这才开始解释他压价的原因:

  “观今天下,汉强吴弱,是吴有求于我,不是我有求于吴。”

  “这托管雒阳的钱,我们愿意给,那是因为我们讲大义。”

  “如果我们不愿意给,难道吴人就有办法强夺了去?”

  “他有求于我,又不能强夺雒阳,故而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说着,宗预端起茶杯,滋了一口茶,摇头晃脑地品了一阵,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求人嘛,总得有求人的态度。”

  “当年吴人遣使告知大汉,要行东西并尊之事,大汉多少人上书陛下,要绝其盟好?”

  “结果呢?还不是得派陈卫尉(即陈震)使于吴,贺称尊号?皆因我大汉彼时有求于吴也。”

  “今日这三成关税,就算是一定要交出去,老夫也断然不可能让吴人拿得这般轻松。”

  糜十一郎点头。

  哦,懂了。

  宗老尚书还是闲得慌,想要逗着吴人玩。

  糜十一郎拱拱手:

  “原来宗公是早有打算,是照操心太过。”

  言毕,就要告辞。

  吴地女子,侬语软糯,别具风味。

  什么也不干,听着她们唱《长干行》,都是一种享受。

  何苦与这等闲得发慌的老丈纠缠不休?

  谁料到宗预却是叫住他:

  “糜郎君与校事府的吕中书,关系很好?”

  糜十一郎略有迟疑,最终还是点头:“还好。”

  宗预一挑眉头:“只是还好?只是还好的话,此人居然会提前告糜郎君吴主所求?”

  “彼欲求荆州易市之利,照不才,正好管着这一块,他有求于我,能说出来的,自然是都说了。”

  “且依照看来,他对我提前透露此事,有没有吴主的授意,那也是说不准的事。”

  “哦?”宗预盯着糜十一郎,缓缓地问了一句,“此人,有用否?”

  糜十一郎一愣,然后强笑道:

  “宗公说笑了,此人有用没用,那是吴主说了算,我说了可不算。”

  宗预不语,只是继续看着糜十一郎。

  糜十一郎避不过,只能继续解释道:

  “不过校事府与兴汉会多有往来,合作已有十余载,要说交情,那肯定是不浅的。”

  宗预这才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

  “那我就送个人情给糜郎君,让你们的交情更深一些,如何?”

  糜郎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敢问宗公,此话怎解?”

  “你回去后,就说我给你交了底,三成就三成。”

  宗预看了糜十一郎一眼,“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你从中斡旋。”

  “唉呀呀,真是谢过宗公了!”

  糜十一郎喜笑颜开,对着宗预连连拱手:

  “我正愁着回去如何与他说呢,宗公这份人情,来得太是时候了。”

  宗预又大笑起来,指着糜郎君道:

  “巧言令色!方才还故意跟我苦着一张脸,现在又是这般模样,滚,快滚!”

  “尔等跟着那冯明文,也不分好的坏的,都一古脑学去了,不亏你们叫他一声兄长。”

  糜十一郎得笑嘻嘻的也不反驳,只是对着宗预又行了一礼,这才出门而去。

  吕壹心急,第二天大早上又过来寻糜十一郎询问了一番。

  糜十一郎拍着胸脯跟他保证,经过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了荆州易市的重要性。

  宗公终于松了口,愿意让出三成关税,归还吴国。

  吕壹闻言之下,喜不自禁,再三确认,得到糜十一郎的保证之后,这才赶忙回去报信。

  果然,过了数日,吕壹第三次前来拜访糜十一郎,还是带着重礼而来,亲自请糜十一郎前去赴宴。

  这一次谈判,委实是让他在陛下面前涨了不少脸面。

  喝了不少酒,吕壹颇有些醉意地告诉糜十一郎:

  经过此事之后,校事府在荆州易市之事上,再无人可以动摇了。

  吕壹感谢糜十一郎,糜十一郎却是要去感谢宗预。

  很明显,经过此事之后,校事府对他的信任,又增进不少,更方便他在吴国的行动。

  宗预听完糜十一郎讲完事情经过,却是颇为感慨地说道:

  “吴主老矣,壮志已消,雄心不再。以前先帝曾言吴主,长上短下,其难为下;丞相亦曾言彼贤能为之用。”

  “吾如今观之,彼面容憔悴,肤腠松驰,两眼无神,目含赤色,气息浅短,此皆沉溺酒色,纵欲体虚之象。”

  “而吕壹等人,不过逐利之小人,因能敛财,却深受吴主信任。由此可见,吴国上下,弊病已深。”

  糜十一郎提醒道:

  “宗公莫要忘了,陆逊之辈,乃是明臣良将,不可小觑。”

  宗预呵呵一笑:

  “虽有明臣良将,却不能用,再多又能如何?”

  此事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见过陆逊。

  堂堂上大将军,还是代行丞相事,居然被排除在外。

  仅有一个校事中书居中斡旋打听,天子私下而决。

  此非国事处置之道。

  果然,不久之后,有消息传出,吴国上大将军陆逊上书,强烈要求吴主重新商议雒阳之事。

  但遭到了吴主的拒绝。

  而已经踏上归国船只的宗预,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微微一笑,飘然而去。

  他不知道的是,陆逊在遭到孙权的拒绝后,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叩阙,欲入宫进谏。

  孙权登上高台,看着宫外跪着的陆逊等人,面露厌恶之色,对侍立在身边的吕壹说道:

  “朕看这陆伯言当初就不应该改名,屡挟群臣以迫天子,何来逊字一说?当复用议。”

  “他不但要议太子,议皇后,现在居然还要议朕这个天子!”

  (注:陆逊本名议)

  吕壹哪敢说半个不字,自然是顺着孙权的话:

  “陛下此言甚是有理。”

  小心地瞄了一眼孙权,再看了一眼远处,他又谄笑着说道:

  “陛下这一说起上大将军的原名,臣倒是想起了一事。”

  孙权一直盯着北边的宫阙方向,目光闪烁不已,只是漫不经心地随口问道:“何事?”

  “臣听闻,上大将军的次子,取名抗字,若是上大将军没有改名,他们父子的名连起来,那岂不是就叫抗议,哈哈!”

  “不过以上大将军身份之尊,在我们大吴,可谓是仅次于陛下,何须向谁抗议?”

  孙权听了,本也想跟着笑一下,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色突然再次阴沉下来。

  但见他恶狠狠地盯着阙门的方向,怒哼一声,转身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抗议?

  抗议!

  你一个上大将军,需要向谁抗议?想要向谁抗议?!

  孙权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握着,牙齿咬得格格响。

  ps:给虎女做了一顿饭,买了一些以前她想吃又不舍得买的水果,就当是过七夕。

  别人七夕是成双对,我跟虎女的七夕是,一个在熬夜码字,一个在哄孩子睡觉。

  有了四脚吞金兽之后,生活质量真的是直线下降,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