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00章 升级与淘汰(第2页)

 

“说是想去看他的三个阿弟,所以我就让他出去了。”

 

“哦,这样啊。”冯君侯溜达了几步,然后走到双双的后面,伸长了脖子看了看。

 

不错,已经快要比得上自己了。

 

看来双双果然是继承了自己狂放不羁的字体风格。

 

怪不得关大将军总是对双双怒其不争。

 

双双偷偷地抬头看了冯君侯一眼,然后噘了噘嘴,故意捂住自己写的字。

 

冯君侯咳嗽了一下,转过头对关将军说道:

 

“小孩子嘛,其实……”

 

关将军正一肚子火呢,听到冯君侯张嘴,就知道他想要说什么,当下喝了一声:“你闭……”

 

然后又看了一眼双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语气突然就缓和了下来,柔声道:

 

“阿郎若是无事,不妨去前面看看,毕竟离开长安这么久了,说不定积下了不少公务。”

 

所谓的前面,自然就是上值和处理公务的府衙。

 

“能有什么公务?不是都有四娘在吗?”

 

我刚从四娘榻上下来,难道我还不清楚府衙有没有积下公务?

 

不过这种事情,冯君侯自然是不敢当着关将军的面说出来的。

 

只是看到这对母女都不想看到自己,冯君侯也不好意思久呆。

 

就在这个时候,下人送过来的一张拜帖挽回了冯君侯的颜面:

 

“君侯,有人上门拜访。”

 

冯君侯一怔,伸手接过来,打开一看:

 

“朱据朱子范?咦,这名字有点耳熟,可是我怎么想不起来是谁?”

 

这人谁啊?

 

没半点礼貌。

 

不知道冯君侯才刚从外面巡视回来需要休息吗?

 

按一般的做法,怎么说也是第三天才上门拜访吧。

 

冯君侯正嘀咕着,倒是坐在门口的关将军,起身走过来,拿过拜帖,提醒了一句:

 

“是不是吴国派过来,准备学骑战之法的人?”

 

“嗐!”

 

冯君侯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怎么会这么耳熟。”

 

正是因为知道此人是吴国派过来的,所以早早就收集过此人的资料。

 

没想到了时隔太久,一时间竟是没有记起来。

 

经关将军一提醒,冯君侯不由地摸了摸下巴:

 

“从收集的资料看,此人乃是孙十万的女婿,谦虚接士,轻财好施,孙权曾言此人乃吕蒙之后的文武皆备之辈。”

 

听到吕蒙二字,关将军目光一闪,然后说道:

 

“妾跟阿郎去前面看看此人。”

 

出自吴郡四姓之一的朱家,朱据怎么说也是个世家子。

 

除了文武皆备之外,样貌气度同样是过人。

 

他自然也知道,主人家才刚刚从外头回来,自己就立刻上门拜访,未免有些过于失礼。

 

可是他乃是肩负吴大帝的使命而来,从进入汉国开始,就如同被遛驴一样,跟在某人的屁股后面,遛了大半个汉国。

 

这让朱据心里实在是怀疑,有深谋远虑之称的冯鬼王,莫不成是故意对自己避而不见?

 

所以心里头肯定是有不平之意——你既然都无礼在先,那我无礼在后,又有何妨?

 

别忘了,你们汉国还有一批人在我们吴国学习操船之法呢。

 

冯君侯与关将军来到前厅时,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怀着种种疑虑的朱据。

 

“可是朱将军当面?哈哈,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冯君侯看到朱据,就连连拱手,满面笑容。

 

殊不知他的这些言行举止,反而是让朱据想起了一个词:巧言令色。

 

找不到你的时候,你躲着我。

 

现在好不容易才逮到你了,又摆出这副模样,以为我就会上当吗?

 

“冯君侯,朱某可是久仰大名已久,想要见君侯一面,真是不容易。”

 

好歹也是世家子出身,心里就是再不满意,修养还是让朱据对着冯君侯还了一礼。

 

只是口气稍稍有些生硬,脸上挤出的笑容,就更是显得僵硬。

 

冯君侯看到对方这副模样,心里不禁就是有些疑惑:

 

不是说朱子范为人豪爽,仗义轻财么?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个难以接触的人物。

 

他现在摆着一副死了孙权女儿的脸色,是个什么意思?

 

心里想着,手头却是不慢:

 

“朱将军请坐,请上坐。”

 

分主客上茶之后,冯君侯又是主动开口道:

 

“将军远道而来,永却一直在外,没能及时见到将军,实在是失礼了。”

 

朱据看到冯君侯的热情模样,心里头的怨气稍稍有些散去。

 

暗道吾此番前来,主要就是学习骑战之法,眼下若是能不得罪此人,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不敢,是某赶得急了,没能提前知会君侯,故而不知君侯巡视去了,倒是让某错过了与君侯相见的机会。”

 

冯君侯哈哈一笑:“都是碰巧了,若是早知朱将军会过来,我怎么说也会在河东多等一些时日。”

 

“毕竟河东那边,可是驻扎着大汉最精锐的骑军之一呢。朱将军正好可以看看,大汉的骑军是个什么模样。”

 

信了你的鬼!

 

说不定你是早知道我要过来,所以故意跑了,不让我看凉州军的骑兵。

 

不过看到冯君侯主动提起骑兵之事,朱据也就不再客气了:

 

“冯君侯也知道,某此次过来,就是奉了吾主之命,学习大汉的骑战之法。”

 

“天下精通骑战者,莫过于冯君侯,故吾这一回,可是要叨扰冯君侯了。”

 

冯君侯闻言,连忙摆手:

 

“过奖了,其实这阵前之事,非我所长,皆是军中将军之功。”

 

又来了,难不成你还想对吾巧言令色不成?

 

朱据心里鄙视某人。

 

若是不擅阵前之事,那你是如何成为天下名将的?

 

难不成被你打败的那些魏贼,皆是无能之辈?

 

“君侯实是谦虚了,据就算是在大吴,亦知君侯乃天下名将,自领军以来,无一败绩。”

 

“若是这等战绩,还说非长于阵前之事,那天下谁还敢说自己是长于阵前?”

 

“吴汉两国,结盟讨贼,如今大汉派人在吴地习操船之术,据不才,被陛下派来大汉学骑战之法。”

 

“如此,吴汉互学所长,互补所短,正好合力讨贼。”

 

冯君侯心道,资料上说你善于论辩诘难,果真是比我还会说。

 

“好吧,既然朱将军如此说了,那我也就不矫情了,敢问朱将军,你是想学精骑战法,还是想学铁骑战法?”

 

听到冯君侯这么一说,原本还以为要再费一番口舌的朱据,登时就有些意外:

 

“君侯答应了?”

 

“事关两国结盟大事,吾岂敢不答应?”

 

朱据一时间,竟是没有马上说话,心里禁不住地怀疑起来:

 

这“巧言令色冯郎君”的传闻,似乎……也不是那么准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