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89章 相互算计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兴修华夏最早的蓄水灌既工程之一——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孙叔敖之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是因为这个当时名为安丰城的地方,就已经是楚国北疆的农业区。

 只是安丰城,正好位于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

 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把低洼的芍陂挖宽挖深,形成巨大的蓄水池。

 然后在芍陂先后修建了六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

 其实也就是半人工的大水库。

 芍陂建成后,灌田万顷,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

 楚国能成为春秋五霸,芍陂功不可没。

 历经八百多年后,进入三国时代,曹魏实施屯田政策,曹操亲临合肥,收流民,开芍陂屯田。

 而当年的安丰城,现在已然变成了寿春城。

 所以说,寿春作为江淮一带的人口重镇,同时也是曹魏的扬州都督府治所,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若是吴军当真能偷袭成功,拿下寿春,那么就相当于掐断了魏国扬州的经济与粮食命脉。

 魏国几乎就得乖乖把南边的江淮之地拱手相让。

 虽然魏军在最后一刻,终于闭上了城门。

 但城头的杨弘,仍是惊出一身冷汗。

 初夏的日头升起,已经有些微微的灼热。

 但杨弘仍是感觉后背凉嗖嗖的。

 全琮让全军安营扎寨,他却是不下马,而是说道:

 “带上人,随我来!”

 陛下也好,诸葛恪也罢,他们都在全力地拖延和调动魏贼,自己必须争分夺秒破城。

 全绪和全端连忙起身,带着亲卫跟在全琮马后,再次向着寿春城而来。

 “大人,小心!”

 看着自家大人已经快要进入弓失的射程范围,仍是没有止步的意思,全绪连忙提醒一声。

 “无妨,我心里有数。”

 全琮也算是军中老将了,自然知晓哪里是安全范围。

 杨弘看到城下有人在士卒的拥护下,骑着马不断地寿春周围打转。

 知道这是对方的将领在观察城池。

 这本也是正常之事。

 毕竟城内兵少,无法出城与贼人一战。

 但看着对方一直堪堪在弓失范围边缘游走,颇有托大之意,让他实是气不过:

 “欺我军中无神射耶?”

 “来人,拿强弓,召射手!”

 能拉强弓的射手很快过来了。

 杨弘指着城下的全琮一众人,问道:

 “能射得到吗?”

 射手目测了一下大概距离,最终还是有些为难:

 “禀将军,太远了一些,就算是能勉强射到,准头也差得太多,而且就算是能中人,只怕也伤不了人。”

 “只要能射到就行。”杨弘却是不在意地说道,“这般远的距离,本也不奢望能伤到人。”

 骑着马,前拥后护,一看就是重要人物。

 能伤到那就是上天卷顾,但就算是伤不到,也要吓一吓对方,逼得对方不敢靠得这么近。

 阵前之事,但凡能打击贼人士气的事,就算再小也要尽量去做。

 射手点了点头,明白将军的意思了。

 说白了,就是要给城下那帮人一个下马威。

 城下的全琮,正凝神看着寿春城墙,突闻破空声骤然响起!

 “将军小心!”

 时刻注意城头的全绪和全端两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刻举盾护在马前。

 盾挡得很是及时,但没有必要。

 全琮巍然不动,看着那支箭羽最终软绵绵地落到大楯表面,然后滑落到地上,脸上的神情毫无波澜。

 “大人,我们还是离得远一些吧?”

 虽然箭羽没有力道,但全绪还是担心不已,他看到寿春城头再没有动静,不由地转身劝说全琮。

 这一回,也不知是全琮听了进去,还是已经观察完毕,点了点头,一策马头:“走。”

 看着城下的那一队吴军离去,杨弘松了一口气,然后哈哈大笑:

 “贼人胆怯矣!”

 左右皆跟着笑出声来。

 只是杨弘不知道的是,全琮远离寿春城后,并没有回营,而是马不停蹄地转而向南,沿着寿春城边上的肥水而行。

 若是沿着肥水一直走到尽头,其源头正是发于鸡鸣山。

 而合肥新城,正是依鸡鸣山而建。

 当然,全琮这一次自然不是准备去合肥新城,与孙权前后夹包王凌。

 他的目的地,乃是肥水的另一个水源——芍陂。

 前面说过,当年孙叔敖筑芍陂,乃是因地势而为:

 东、西、南三面地势高,唯独北面地势低。

 所以芍陂附近的诸多水流,才会由南向北,注入淮河。

 而寿春,正好处于肥水与淮河交汇地带。

 全琮到了芍陂,终于下了马,他走到芍陂的坝堤上,往北看去。

 寿春虽远,但仍清楚可见。

 他又沿着坝堤走了一圈,突然手执马鞭,吩咐道:

 “明日起,你等二人,各领五百将士,一人把芍陂各水闸堵死,一人把肥水截断。”

 此时正值春末夏初,雨水充沛。

 看着滚滚的肥水,全琮又加了一句:

 “即便是不能截断肥水,亦要截断芍陂流入肥水的水流。”

 全绪和全端跟着全琮走了这么一趟,再听到全琮的吩咐,哪里还不明白意图。

 两人本还以为自己的偷袭失利,从六安远道奔袭而来的大军就要陷入尴尬局面。

 毕竟若是打造攻城器具,那可就要费不少时日。

 而大军最缺的,正是时间。

 没想到大都督竟是早有打算。

 一念至此,两人在大喜之下,连忙抱拳:

 “喏!”

 ……

 就在全琮派人堵住芍陂南边诸条水流,准备水淹寿春城的时候。

 远在合肥,正与王凌鏖战的孙权,正渐渐地陷入了劣势当中。

 仗着汉国支持的利刀厚甲,魏军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孙权所领的禁军,确实取得一些优势。

 但魏军长于陆战,吴军长于水战的情况,并不是靠着武器,就能完全改变。

 若不然,曹操曹丕父子建了那么多的战船,为何无法渡江?

 而这一次,吴军弃船上岸,与魏军相战于陆上,同样也存在着一样的问题。

 虽然前几次的对阵,吴军能战了上风,但每每到关键时刻,魏军精骑总是冲出来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