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67章 战后

 对于阿斗来说,这一战他最紧张的时候,不是得知上党丢失的那一刻。

 而是在传来司马懿进逼晋阳,太原危急的那一刻。

 丢失了上党,还有河东作为屏障。

 但若是再丢了太原,那么河东就极有可能不保。

 没了河东,长安不安。

 再加上大汉才刚收复关中不久,民心还没有完全依附。

 若是再加上有心人的扇动,说不得连长安都难稳。

 而自己这个才迁都长安没多久的天子,真要被迫退回汉中,那就真是要如那曹叡东巡许昌一般,为天下笑了。

 这等掩耳盗铃之事,曹叡做了,凭什么堂堂大汉天子也要做?

 本天子可是有连襟的人!

 朕的连襟很厉害的!

 也得幸亏朕的连襟很厉害。

 虽说此次宫里决策的失误,最终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要说阿斗没有后怕,是不可能的。

 “陛下言重了。陛下是君,皇后亦是君,永是臣,岂有君向臣请罪的道理?”

 阿斗摆了摆手,“此间没有外人,只有你我二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姑且可把君臣之礼放在一边。”

 说着,他向冯永这边探了探身子,真诚地说道:

 “先帝在永安宫驾崩前,曾给我留下遗诏,里头有言: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吾虽不智,有失先帝所望,但也曾略记得,六韬有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吾至今日,才明白为何高祖皇帝取得天下后,又与诸开国功臣共誓白马之盟。”

 说到这里,阿斗加重了语气:

 “明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此言甚是,吾是深有体会啊!”

 看着刘胖子絮絮叨叨,扯东扯西,冯永隐隐猜到皇帝想要说什么,但又有些把握不住。

 他没有轻易开口,只是默默地听着。

 岂料阿斗说这些,不是要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

 “明文,我说了那么多,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冯都护想了一下,然后在阿斗殷切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恕臣愚钝,无法体会圣意。”

 阿斗定定地看着冯永。

 冯永垂首,沉默。

 良久之后,阿斗才有些无奈地叹息:

 “明文,你心里可是有气?”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岂敢有气,那不成了心怀忤逆?”

 若是换成别的君王,冯都护这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恐怕在帝王心里,已经被打上恃功而骄的标签了。

 幸好阿斗是个仁厚之主,说难听点,就是性子有些暗弱,耳根子太软。

 不过优点是无猜险之性,也就是对臣子没有什么猜忌之心。

 这大概是长年生活在相父的阴影下,所练出来的心气。

 更别说这一次,确实是皇家决策有错。

 朝中不少大臣,对皇后有所不满。

 先前强敌压境,君臣齐心御敌,自然没有人提起这个事。

 但现在战事已了,这个事情,终究是要解决的,而且是越快越好。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无疑正是在冯都护身上。

 一个仁厚而又暗弱的天子,既不想让自己最器重的臣子心怀芥蒂,又想要庇护自己犯错的皇后,甚至还妄图化解双方的恩怨。

 “我知明文受了委屈,当时确实是我心胸不够。”阿斗诚恳地说道,“上党战事一起,皇后日夜忧惧,寝食不安,夜里常自惊而起。”

 “自皇后入宫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未见过她那般失态。就算是当年先帝在永安宫驾崩,大汉危急有倾覆之险,她都能从容宽慰我。”

 “明文,吾与皇后有结发之情,合衾之义,同穴之誓,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揭过此事,如何?”

 冯永苦笑:

 “陛下言重了,不说别的,当年在汉中与南中,宫里给了多少援手?我又岂敢忘记?”

 “更别说,四娘可是臣的妻室。诚如陛下所言,此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唯陛下与臣二人,陛下既屈尊纡贵,那臣就僭越一回。”

 冯永说着,指了指阿斗,又指了指自己:

 “陛下与臣说的这个事,没有外人的时候,它就是个家事。既是家事,有什么谈不开的?”

 若无皇室之助,冯永创业之初,又岂能那般顺利?

 这也是他在魏延任命这一件事上,选择退让一步,不欲闹得太僵的原因之一。

 不管皇家最初是怀了什么样的目的,但确确实实是给了自己不少帮助的。

 做人不能忘本。

 阿斗闻言,脸色一松,连连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

 看到阿斗这个模样,冯永又忍不住地提醒了一句:

 “陛下,家事易了,但国事难为。就算是臣对此事缄默,但陛下与皇后,终还是要给朝臣一个交代的,不然,难服人心啊!”

 “我知道,我知道!”阿斗点头,他看向冯永,握住对方的手,“咱们家事既了,才有余力处理国事嘛!”

 “放心,吾虽孱庸,但绝非不明是非之人,到时自会给众臣一个交代。”

 冯永默默点头:“陛下既已有计较,那是臣多虑了。”

 谈完了正事,阿斗心情放松了下来,笑着问道:

 “明文这一次,扭败为胜,不但收复上党,逼得司马懿败走冀州,同时还派人攻取了函谷关陕地,功不可谓不大。”

 “却不知明文这一次,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冯永连忙摆手:“赏赐乃陛下御下的权柄,臣岂敢主动邀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与第一次听到“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心情不同,阿斗忍不住地哈哈一笑,指了指冯永:

 “你这个轱辘话,翻来覆去,竟是让人抓不住首尾。行吧,你既不邀功,那我就自己作主了,只是到时候你可别又要找什么借口推辞了。”

 “不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哈哈哈……”

 -----------------

 天子车驾驶入长安城,早就等候在大街的士吏百姓,立刻掀起了浪潮般的欢呼:

 “万岁!”

 “万胜!”

 万岁是给天子的,万胜是给跟随在车驾后面的将士们的。

 待护卫天子车驾的禁军过去,紧跟着过来的,便是凯旋归来的将士。

 他们才是今日的主角。

 虽已是入了初冬,寒意已至,但士吏百姓仍是将不知从哪里寻得到的瓜果,开始往昂然列队入城将士们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