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329章 讨价还价(第2页)

 说不亏,是因为这些钱原本就是吴国的。

 拿吴国的钱,换个本是盟约里划给吴国的雒阳,换来大汉的全部收复旧都。

 至少对于阿斗,还有大部分朝臣来说,是不亏的。

 而且又不是说吴人就不用还钱了,大不了让他们多还些时日就是了。

 五成荆州关税,最多是让绞吴国脖子上的绳索松开一些,想要活命,还远远不够。

 但收复全部旧都,那可就是完成了先帝的一半遗志啊!

 这对于大汉上下,是非常巨大的激励。

 大义之名,很重要。

 如果只用三成呢?

 那就算是赚了。

 所以宗预这才如此高兴。

 兴奋过后,宗预又不放心地多问了一句:

 “糜郎君,不是老夫信不过你,而是此事,事关重大,你那个朋友,可靠么?”

 糜郎君理解地一笑:

 “宗公,你是不知道现在吴国府库有多缺钱,这三成,吴人来说,就不少了。”

 说着,又伸出手指,在杯子里蘸了蘸茶水,在案几上写了一个数字。

 宗预一看,猛地瞪大了眼,连声线都提高了不少:“这般多?”

 糜十一郎笑而不语。

 宗预盯着案几上的数字,久久说不出话来。

 作为尚书,他的职责是协助尚书令,处理尚书台的事情。

 荆州关税,他倒也听说过,每年能从那里收上来不少钱。

 具体数目,都是由尚书令亲自过目。

 大汉这些年来,财政富裕,大伙的眼光也高。

 在宗预想来,这荆州的车船税,收得再多,也不可能能与大汉境内的赋税相比。

 没想到……

 入他阿母的!

 先帝在时,真要有这么一大笔钱,荆州的某些老乡,不说让他们卖身,至少可以让他们不把荆州卖给吴人。

 不对!

 宗预狐疑抬起头,盯向糜十一郎,脱口而出地问道:

 “你们兴汉会,究竟是在荆州干了多大的买卖?”

 问完之后,他自觉失言,又摇了摇头:

 “算了,这等事情,非老夫所能问。”

 然后又忍不住地吐槽了一句:

 “皆说冯鬼王深谋远虑,老夫今日算是亲眼见识到了。”

 虽然仅是见到了一角,但足以让他惊心不已。

 惊心过后,他忽然又笑出声来:

 “但这些,可不就是老夫此行的底气?”

 知道自己有了更大的底气,宗预在第二天见到孙权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

 递上国书后,开始讨论雒阳归属之事。

 但见宗预伸出一个手指头,大声道:

 “一成!”

 气得孙权差点就要拍案而起:

 “宗公,我平素敬你重你,正是因为你的抗直。没想到今日之事,却是有失你平日为人之道。”

 “吴汉结盟,乃是你们汉国先主与先丞相所定,雒阳归我大吴,难道你们现在就要否认盟约吗?”

 宗预惊讶道:

 “陛下怎会出此言论?外臣何时说过不认汉吴之盟?”

 孙权阴沉着脸:

 “既如此,那理当归属我大吴的雒阳,被你们汉国夺了去,难道你们就没有说法?”

 宗预再次伸出一根手指头:

 “陛下,外臣已经说过了啊,一成,这就是我们大汉的诚意和说法。”

 “不够!”

 汉吴两国,互派使者,已是常事。

 使者最多的时候,不绝于道,车船相望。

 再加上这一次宗预过来,乃是为了雒阳之事,事先不宜大肆宣扬。

 而且商量雒阳城究竟值多少钱这种事情,估计孙权也是觉得拿出来公开讨论未免丢了面子。

 所以这一次召见,除了宗预,他只让校事中书吕壹在侧陪同。

 事关荆州财源,校事府最有发言权。

 孙权不悦,宗预同样是有些怫然:

 “陛下,正是因为臣不喜虚伪,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所以今日才会站在这里,与陛下商讨雒阳之事。”

 “大汉现在虽欲取雒阳,但亦是逼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细作传来消息,魏贼知雒阳不可守,故而有焚城而逃之心。”

 “事发突然,我们自是不能视而不理,这才派兵前往,此乃变通之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贼子焚城逃走,让雒阳再遭一次难吧?”

 “再说了,我们出兵前,不是派了我过来,与陛下商量善后之事么?难道这还不足以表明诚意?”

 孙权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沉声道:

 “一成关税也叫诚意?”

 宗预听到这个话,心里微微有些意外。

 这吴主不提雒阳之事,只是一味地说关税。

 莫不成,真如糜郎君所言,这吴国的府库,已经紧缺到这等地步?

 心里这么想着,他的神色却是不变:

 “那陛下打算要几何?”

 孙权缓缓伸出一个巴掌:“五成。”

 “陛下此话,才是没有诚意!”宗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抗声道,“陛下既说我抗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雒阳乃大汉旧都,大汉是绝不会让贼子再行一次董卓之事!故而我出来时,大汉就已经出兵了。”

 “以我大汉大司马之能,说不定此时已经拿下了雒阳,陛下不论愿不愿意接受,雒阳都会落入大汉手中。”

 “这雒阳,与其放在魏贼手里,还不如先让大汉暂管。若是陛下有朝一日能兵临雒阳城下,我大汉自会按盟约所定,把雒阳归还。”

 听到这里,孙权脸皮一抽。

 他又岂会不知道,汉国出兵雒阳,是铁了心要把雒阳收入囊中。

 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止。

 至于什么焚城而逃之类,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反正都是借口,他都懒得跟宗预争论。

 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只能是尽量借此多从汉国那里拿些好处了。

 至于现在就考虑日后汉国会不会真的归还,还不如先考虑如何攻下合肥。

 “宗尚书,你也说了,雒阳按盟约,是归我大吴。而荆州关税,本来也当是归我大吴。”

 “你们用我大吴的关税,来买我大吴的城池,是不是有些过份?”

 宗预一点也不给孙权面子:

 “若是陛下已经把欠我大汉的钱粮马匹兵器铠甲归还,再说这个话,预就承认是过份了。”

 孙权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他的指甲,快要把手心的肉掐出血来了,这才勉强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如果不是因为欠你们汉国这些,我今日会坐在这里跟你讨论雒阳之事?

 可是偏偏势不如人,又有求于人,如之奈何?

 侍立在旁的吕壹一看双方这互不相让的架势,心里不由地暗叫糟糕。

 明明已经提前向糜郎君通过气了,只要汉国能让出三成,陛下就能应下来。

 可眼前是怎么回事?

 莫不成是糜郎君没有提醒这汉国使者?

 还是汉国是真的不愿意出更多?

 一成,真的太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