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352章 建业乱局

 吾粲并非不知道,此时让上大将军出面,未必是最佳的选择。

 毕竟上大将军才在朝堂上被陛下斥责过。

 若是顾丞相仍在,以顾丞相的长者之风,亲自劝说陛下,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

 想到顾丞相这才一去,顾家子弟不是被逼死,就是被流放交州。

 又让感叹不已。

 顾丞相不在,那么声望资历再加上功劳无人能比的上大将军,就是最好的选择。

 孙权放任两宫之争,几乎把吴国所有臣子都卷了这场风波。

 就算是后世,大多人也只说他是年老昏聩,却是少有人深究这背后的原因。

 更别说此时身在局中的吾粲等人,又如何能看得出来孙权的真正目的?

 在他们看来,虽然陛下当众斥责上大将军,但那不过是一时之气。

 上大将军劳苦功高,又深受陛下信重。

 若无意外,很快就要成为大吴的下一位丞相。

 故而陛下这一时之气,当不会影响大局。

 陛下气量还是很宽宏的。

 就是性子急了一些,有时候气头一上来,做事未免偏激。

 像娄侯(即张昭),甚至被陛下下令以土封门,乃至被纵火烧屋。

 但不也照样没有影响娄侯的地位。

 相比之下,上大将军还是陛下的侄女婿,不过是被斥责一番,算得了什么?

 只是与吾粲等人的想法不同,当事人陆逊却是没有那般乐观。

 他比吾粲等人看得更清楚:

 陛下对自己,早已不是早年那种可以举国相托的亲密无间。

 准确地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陛下已经是渐渐地疏远了自己。

 特别是襄阳一战之后,自己被召回建业,陛下一意孤行,力主把上庸让给汉国。

 陆逊就感觉到,陛下对自己的疏远之意,越发地明显了。

 故而自己族子陆胤把太子之事说出来以后,陆逊不禁就是心里一沉。

 换成昔日,他早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但此时发生这种事情,陆逊只觉得有些隐隐不对。

 陛下……这是想要做什么?

 陆逊是孙权亲自提拔起来的。

 还亲自作媒,让他娶了桓王之女。

 早些年的时候,不但太子托付给自己,甚至连半个国家也托付给自己。

 就算是感觉到自己已经被疏远,陆逊也仍然相信,孙权乃是少见的明君。

 既是明君,又怎么会做出废嫡立庶这等动摇国本之举?

 只是陆胤不但拿出吾粲的信,甚至还带来了太子的信物,又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此事事关重大,就算是吾上书进谏,恐怕亦难以改陛下之意。”

 陆逊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思前想后,认为单单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劝得动孙权。

 “可惜丞相……”

 与吾粲一样,陆逊同样是想起才去世数月的顾雍。

 若是丞相仍在,想必定然能劝得动陛下。

 “叔父,那怎么办?”

 陆胤看到连陆逊都有些犹豫,不禁就是更加慌张了。

 难道连叔父都没有办法了?

 “叔父,这可怎么办?”

 “此事若只让我出面,恐怕还不足够,”陆逊自然不可能看着太子陷入危机而不顾,“最好是尽可能地多拉拢些重臣。”

 “若是朝中众臣一齐反对,想必以陛下之明,自然会慎重考虑。”

 “可是叔父,朝中可是有不少人是支持鲁王的啊!”陆胤提醒了一句。

 “所以才要找更多支持太子的大臣来劝说陛下。”

 陆胤一听,连忙问道:

 “莫不成叔父已经想到还要去寻何人?”

 陆逊目光幽幽,看向某个方向:

 “吴郡四姓,说是并列,实则最受陛下信重者,乃是朱氏。”

 陆胤闻言,顿时脱口而出地说道:

 “骠骑将军?”

 所谓的骠骑将军,正是朱据。

 陆逊轻轻地点了点头。

 比起自己这个陛下的侄女婿,朱子范才是真正的陛下女婿。

 大吴花了无数代价才建立起来,驻扎在建业附近的甲骑,也正是掌握在朱子范的手里。

 可以说,在陆逊看来,现在陛下对朱据的信任,已是远远超过了自己。

 虽说自己是上大将军,又是代丞相,但回到朝中,根本没有太大的实权。

 而掌握着甲骑的朱据,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吴郡四姓,张氏早已经是退出了朝堂,不必再提。

 顾丞相已亡,顾谭顾承一齐被流放交州。

 现在的顾氏,可谓是自顾不睱。

 至于陆氏,自己称病这么久了一直没有露面,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思来想去,唯一还能让陛下听得入耳的,大约也只有朱氏了。

 “那叔父,当如何去劝说骠骑将军?”

 陆胤不由地提醒了一句:

 “朱公主与全公主乃是同胞姊妹,而全公主大都督又与太子不和,若是叔父把此事告知骠骑将军,万一……”

 陆胤没有把话说完,但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白了。

 “无须担心。”陆逊摇头,“朱子范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只要他把太子之事告之,我相信他就会知道怎么做。”

 说着,陆逊看向陆胤,“我会书信一封,你帮我送去给骠骑将军。”

 叔父有智变规虑之能,所思之事,无不应验。

 陆胤看到陆逊如此肯定,心里已是有了喜意。

 此事有太傅,有上大将军,有骠骑将军等人出面,太子何忧?

 “叔父放心,我定会亲自把信送到骠骑将军手上。”

 看着陆胤喜动于色的模样,陆逊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

 在拿到陆逊的信后,陆胤一刻也没有耽搁,直接出城,前去寻朱据。

 甲骑营从成立之初,就隶属于吴国的禁军。

 同时它也是直接受孙权控制的骑军。

 它与吴国军队不同。

 除了没它是吴国唯一的一支骑军。

 还在于它是完全仿照汉军骑军建立起来的。

 军中将领和骨干都在汉军的骑军那里学习过。

 再加上骑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陆逊认为现在的自己,不如朱据受孙权信任,倒也不是没有理由。

 相比于吴军普遍存在的军纪散漫败坏不同。

 才在汉国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吴国骑军,不免地沾上了一些汉军的习惯。

 比如说若是换成别的营队,陆胤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再说自己是替上大将军送信。

 多半是能毫无阻碍地进入营地里,等待主将的召见。

 但在甲骑营的营寨面前,在没有得到朱据的军令之前,陆胤就只能站在营寨外面。

 不过幸好,朱据得知是陆胤是奉上大将军之命而来,立刻第一时间就接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