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420章 土木狗的辉煌时刻

早年护乌丸校尉田豫还在幽州时,与幽州刺史王雄势如水火。

 

田豫主张对胡人强硬,王雄主张对胡人怀柔。

 

最后曹叡选择了王雄,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身份背景:

 

田豫不过是降将,而且出身低微,还曾追随过刘备。

 

但王雄就不一样了,乃是曹丕亲自提拔,又是山东大族出身。

 

更重要的是,曹叡选择王雄,不但可以减轻幽州边塞的压力,还可以抽调更多的人力物力前往西边,抵抗季汉。

 

甚至随着与胡人关系的缓和,还可以通过与草原易市,得到战马。

 

只不过凡事有利,则必有弊。

 

幽州边塞多年的安宁,兼之与胡人往来易市频繁,不但导致幽州军备松驰,甚至连哨寨这些前沿警戒都逐渐荒废。

 

“鲍丘水其实也是连通幽州和塞外的驮道。幽州的商队,经常走这条路,运送盐铁前去塞外易市。”

 

“田豫离开幽州后,也有塞外的部族,驱赶牲畜走这条路,前去幽州卖。”

 

“不过易市多是在秋日,现在是夏日,河水高涨,所以很少会有人经过。”

 

老祝巫指着鲍丘水向镇东将军解释:

 

“大人不要看这水边现在只能并骑而走,待到了秋日水少,露出水底,这里甚至可以供大队骑军行走。”

 

“小人年少时,乌丸仍算强盛,就经常行此道南下,劫掠汉地。”

 

说到这里,他小心地看了一下将军大人。

 

镇东将军面容平静,目光落在鲍丘水水边那条只能并骑而走的道路上,缓缓道:

 

“能并骑而走就足够了,但前提是不能被人发现。”

 

老祝巫连忙道:

 

“现在草原上牲畜正是育肥长膘的时候,不会有部族在这个时候过来。”

 

听了老祝巫的话,镇东将军没有说话,但目光却是看向南边。

 

“幽州那边的商队,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塞?”

 

“回大人,汉人的商队出塞,多半也是和草原上的部族买卖牲畜皮草之类,基本也是在秋日。”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让人把裴秀叫上来,吩咐道:

 

“从现在起,我们走过的路段,你不但要记下来,还要画下山形地势,知道了没有?”

 

裴秀点头:

 

“秀明白。”

 

作为冯鬼王的弟子,别的可以不会,但算学和制图必须要会。

 

传闻这是冯某人出山以来,最先传授的学问,乃是开门之学。

 

裴秀本身天赋极高,再加上又对地图绘制有着浓厚无比的兴趣,得拜入冯鬼王门下,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这几年大汉军中的地图绘制,多有参与。

 

再历练几年,就要入朝,正式参与大汉的舆图测绘。

 

舆图属于朝廷机要,越是精密的舆图,机秘等级就越高。

 

更别说军用舆图,普通人敢私藏,最低也是一个谋逆起步。

 

现在的裴秀,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前程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走到哪一步。

 

能跟随镇东将军出征立功,无疑会在自己的履历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

 

虽说夏日的鲍丘水水量暴涨,水边的道路只容得上双骑并行,但对于刚经过沼地和毒谷的大汉将士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坦途了。

 

若非需要担心被人发现,甚至连斥候都不用派出去,只要跟着鲍丘水一路南下就行。

 

七日后,镇东将军率七千精兵悄无声息地来到一个大湾,这不但是离渔阳古口最近,也是可供大军藏身的最后一个大湾。

 

南边不到二十里,就是渔阳古关。

 

只要大军一出现在湾口,就会立刻被渔阳古关的守兵发现。

 

渔阳古关建在鲍丘水的西岸上,关城前地形狭小,最多能容得下千来人攻城。

 

鲍丘水的东岸,切山而过,无法通行。

 

关口两边,各有一山。

 

如果说,关城是铁锁,那么东西这两山,就是两扇铁门。

 

三者一体,构成了牢固无比的幽州锁钥。

 

只要关城有三五千守军,再在东西两山驻守一两千人马,就算是十数万大军,恐怕也难以寸进。

 

当然,关城也不是没有弱点。

 

那就是等秋日鲍丘水水量下降,露出足够多的河床,如果关城守军没有及时把河床堵上,利用骑兵的优势,拼着伤亡惨重,在河床上快速通过。

 

然后再掉过头来,前后夹击,只要幽州没能及时救援,足以攻下关口。

 

只是这个弱点,对于镇东将军来说,等于没有。

 

因为她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

 

而且她也经不起这样的伤亡。

 

放下千里镜,镇东将军看向手里同样拿着千里镜的裴秀,问道:

 

“如何?

 

裴秀心里估算了一下,摇了摇头,“难说,还需要回去测一下。”

 

比划了一下,又说道,“就算能成,但贼军恐怕也能移到西边这个山上躲避……”

 

“山上的你不用管,你只管那个关口就行。”

 

镇东将军盯着裴秀,缓缓道:

 

“我急召你随军前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让你提出问题。”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给我做成此事,否则的话,你当知道后果。”

 

也不知是天气实在太热,还是镇东将军给的压力太大,裴秀下意识抹了一把汗:

 

“学生明白。”

 

然后再次举起千里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

 

镇东将军没有打扰他,只是把目光看向关城那一侧的山峰。

 

想要顺利通过这个关口,除了要拿下关城,至少还需要拿下与关口相依的西岸这座山。

 

至于东岸这个山,倒是没有那么重要。

 

隔了一条鲍丘水,若是没了关城和西岸这座山呼应,东岸这个山军事价值大降。

 

有威胁,但威胁不大。

 

待裴秀观察完毕,几人又悄悄地撤下山去,一路上镇东将军都没有打扰裴秀的思考,直到回到大军驻扎的水湾,这才问道:

 

“有什么想法?”

 

裴秀沉吟了一下,回答道:

 

“不是没有可能,关口外城离水面一丈左右,只要能把鲍丘水的水位抬高一丈,确实能漫到城墙。”

 

他的目光,落到前方奔腾不休的鲍丘水,若有所思道:

 

“这些天我算过鲍丘水的水量,想要把水位抬高一丈,只需要蓄水两天就够了,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找到至少方圆一里的蓄水处,当然,这是最低的要求,最好是能达到一里半甚至两里。”

 

镇东将军指着大军所在的水湾,问道:

 

“这里如何?看起来足够大。”

 

裴秀摇头:

 

“大是够大,但位置不合适。”

 

他指向下游的水流拐弯处,“出口太大了,不好筑坝,而且临时筑成的堤坝不牢固,若是时间太长,有溃堤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