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328章 年老昏聩(二)(第2页)

 

孙权冷笑:

 

“不敢忘那好,我问你,我让你去太庙祭拜,你连太庙都没进,就去张府做什么怎么张府才是你的太庙”

 

我让你去太庙祭祀,是让你去替朕祈福袪病,你跑去张家做什么

 

朕还没有死呢!

 

你们就这么着急商量我身后之事

 

此话极重,吓得孙和连忙匍匐在地:

 

“孩儿只是看时辰尚早,再加上张家乃是姻亲,所以就去休息了一番。”

 

说到这里,孙和连连叩道:

 

“孩儿知错了,孩儿不应贪恋安逸,应该坚持在太庙门前守候,以示诚心。”

 

孙权目带失望之色地看着太子,然后再看向王夫人:

 

“你看,这就是你生出来的好儿子!”

 

祭祀大事,未进太庙,就先去臣子家,此可谓有人君模样耶

 

这个倒也罢了。

 

朕这两年来,一直在准备身后之事,一直在给你铺路。

 

好不容易才对陆张二氏稍加打压。

 

可是你呢

 

反而在祭祀太庙的时候,去张府上休息

 

这张叔嗣,不过是太子妃的叔父,他甚至算不上你的外舅。

 

他不过是唤了一声,你就这么巴巴赶上去,你想干什么

 

你这是真不理解朕的苦心

 

还是真觉得朕不行了,别有想法

 

王夫人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抬起头来,再次叩首:

 

“陛下,妾知错了。”

 

太子孙和这才发现,原来旁边一直伏在地上,不让人看到面容的女子,竟是自己的母亲。

 

他大吃一惊,不禁脱口而出地唤道:

 

“母亲,你怎么……怎么会在这里”

 

他本想问怎么会变成这样,但话到嘴边,幸好及时改了口。

 

在这里,除了陛下,还有谁敢让母亲如此

 

想到多半是自己不注意,连累了母亲,孙和连忙向孙权求情说道:

 

“陛下,孩儿一时犯了糊涂,做了错事,但此事与母亲无关,还望陛下不要责怪母亲。”

 

看到孙和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想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还有心情在作儿女姿态,作妇人之仁。

 

孙权心里越发地失望。

 

你这般模样,如何当大吴的天子

 

我们孙家,真要是交到你手里,怕是要被江东这些世家大族吞得连骨头都不剩啊!

 

“行了,你们都出去吧。”

 

孙权闭上眼,有些疲惫地说了一句。

 

原本应当是静养,偏偏又发了这么久的火,让孙权委实有些支撑不住。

 

太子一听,连忙上前,想要扶起王夫人。

 

倒是王夫人,怎么说也是跟了孙权这么多年。

 

步夫人去世之后,潘夫人入宫之前,她可是最受宠爱。

 

此时听出了孙权的话外之音,推开孙和的手,膝行上前,连连叩首:

 

“陛下,陛下,妾没有管教好太子,是妾的错。太子年纪太小,有些事情,不知轻重,还望陛下再给他一次机会。”

 

孙权闭目不语,犹如睡着了一般。

 

一直没有开口的全公主,这个时候迈步走到前面,挡住王夫人,冷漠地说道:

 

“太子,陛下已经累了,需要休息,还不快扶着你的阿母下去”

 

太子狠狠地瞪了全公主一眼,上前想要再次扶起母亲。

 

王夫人再一次甩开他的手,继续跪在那里苦苦哀求:

 

“陛下,妾求求你,就再给太子一次机会吧”

 

看到孙权没有睁眼的意思,她又急急地去拉太子的手,焦急地说道:

 

“快,太子,你也向陛下认错,快。”

 

说着,又去扯他袖子,想要拉他跪下来。

 

太子才至弱冠,正是气血方刚的年纪。

 

若是没有全公主在这里,说不得,他就听话地跪下来了。

 

但全公主站在前面,他这个时候跪下来,岂不是要跪她

 

全公主与王夫人积怨已久,太子与全公主的关系,自然也是恶劣无比。

 

堂堂太子,要跪这个女人

 

但见孙和执拗地站在那里,大声道:

 

“母亲,陛下这只是一时受了蒙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日后清浊自分,陛下定会看个明白。”

 

全公主轻轻一笑,伸手道:

 

“太子说得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日后清浊自分,夫人,请吧”

 

孙权一直没有说话。

 

王夫人没有去看全公主,眼中的哀求渐渐变成了绝望,最后有如行尸走肉般地被太子扶了出去。

 

回到居住,太子令人服侍王夫人更衣后,又令侍医给额头的伤口敷了药,这才有些担心地问道:

 

“阿母,你感觉如何要不要紧”

 

王夫人也不知是不是被打击到了,愣愣地一直没有说话。

 

太子看到母亲这个模样,不禁又是心痛又是恼怒:

 

“那个贱婢,竟敢在陛”

 

一直像是被抽掉魂魄的王夫人,一听到“陛下”二字,身子就是一个激灵。

 

这个时候,她仿佛才回过魂来,看太子正侍立在身边,连忙抓住他的手,焦虑地说道:

 

“汝为何在这里不是在太庙”

 

太子有些莫名其妙地回答:

 

“阿母莫不是忘了,正是陛下把孩儿召回来的。”

 

“把你召回来,又没有说不让你回去祭祀太庙!”

 

王夫人又气又急,“祭祀太庙的仪仗未撤,陛下只要没有另派他人,那你就应该赶快回去。”

 

太子一愣。

 

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他转头看看外面,脸色就是大变:

 

“糟糕,吉时已过。”

 

王夫人气得大骂:“竖子!”

 

太子摇头苦笑,解释道:

 

“阿母,就算我没有耽搁,只怕从陛下那里回来后,也赶不上了。”

 

他在张府呆了一个多时辰,再被召回宫里斥责一番,吉时早就过去了。

 

王夫人听到太子这么一说,心里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再想起前番见陛下时的情景,不禁忧惧交加:

 

“这两年来,陛下对我渐生疏远之心,我恩宠不再,如今再被人进了馋言,只怕以后要被陛下所恶。”

 

太子安慰道:

 

“阿母何须担心你可是我的母亲,只要我一天是大吴的太子,你就一天是太子之母。”

 

“陛下就算是再怎么不喜欢你,想来也不会对你如何。”

 

王夫人闻言,却更是忧虑:

 

“我所虑者,也正是这一点。如今陛下迟迟不让鲁王迁出宫外,谁知道陛下心里是什么意思”

 

“日后你侍奉陛下,须得小心谨慎,不得再像今日这般,惹陛下生气。”

 

孙和点头应下,又安慰了王夫人一番,这才让王夫人在忧心忡忡中勉强睡去。

 

此时寒气未消,王夫人从孙权那里回来时,失魂落魄之下,被寒邪侵体。

 

受了惊吓,又一直心有忧惧,精神难继,寒邪难去。

 

这一病之下,竟是日渐沉重。

 

接着,又有消息传来,陛下鉴于太子与鲁王不和,两人的宾客互相攻讦不止,下令二人禁止与外朝官员往来,专心读书。

 

王夫人得知后,心中忧惧更甚:

 

“宣太子(即孙登)在时,不但能领军,还经常与诸将臣往来,以习治国。”

 

“今陛下不让太子与官员往来,岂非不把他当太子看待”

 

病重之下,又忧惧不去,徒耗精神,王夫人竟是一病不起,很快就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