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985章 受阻(第2页)

 

他想了想,终究还是忍不住地凑上去当舔狗:

 

“兄长,那我干什么?”

 

冯刺史看了看他,漫声说道:

 

“你和我一起在山上看风景,顺便欣赏诸位将军的英姿。”

 

 

赵广又开始纠结起来:

 

兄长不让我上阵,却又让我陪在他身边,这是爱我呢,还是不爱我呢?

 

一声令下,全军在工程营技术兵的指导下,开始伐木制作器械。

 

不像后世的水土流失严重,现在的桥山山脉,林木茂盛,根本不用担心木材缺乏。

 

大楯蒙上牛皮,再安放到攻城车上,尽量做成一个斜坡状,士卒藏在楯后,顺着秦直道,缓缓地推着车向山上攻去。

 

同时秦直道两侧,因为无法行走攻城车,将士只能是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攀援而上。

 

山上的魏军营寨,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檑木。

 

只等汉军走到半山坡,只听得一声梆响,不少石头木头纷纷滚下。

 

石头或者木头砸到大楯上,因为大楯是斜状,所以石头木头顺着大楯滚开,大都没有伤到车后的将士。

 

只是有些滚到侧边的,砸到了旁边车后的士卒。

 

只听得“咔嚓”一声响,倒霉的士卒惨呼,捂着已经扭曲的腿倒地。

 

他却是忘记了自己是在半山坡,一个不稳,整个人就咕噜噜地向山下滚去。

 

更倒霉的是两侧没有攻城车掩护的士卒,只要是被呼啸而下的石木擦上一点,那就是鲜血淋漓,缺胳膊少腿。

 

真要被砸个正着,那就是整个人都变成了血肉模糊。

 

冯刺史听着对面山坡上的惨呼,面无表情。

 

望远镜被他紧紧地捏在手里,却是没有举起来向对面看去。

 

如果仔细看,他脸上的肌肉在时不时地轻微抽搐。

 

很明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将士,拿人命去填眼前这个魏军营寨,是一件很心疼而又无奈的事情。

 

姜维的鸣金声在山下响起,攻到半山腰的将士纷纷后退。

 

很明显,这一波仅仅是试探。

 

但试探的效果很不好。

 

魏军山上的营寨不仅存有滚石檑木,更在营寨前的道路上挖了一条壕沟,壕沟后面还布有鹿角。

 

第一波攻势,连壕沟都还没能摸到,就不得不退兵。

 

稍作休整,第二批将士继续出击。

 

待到日头偏西,一天之内,总共攻了四次,但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把攻城车推到壕沟里。

 

最后一次鸣金后,姜维来到帅营,脸色有些难看。

 

“君侯,末将有负重托”

 

他对着坐在帅位上的冯刺史拱手,正欲请罪。

 

冯刺史摆了摆手,声音平稳地问道:

 

“今日伤亡多少?”

 

姜维一听,脸上更是有些羞愧:“伤五百,轻重伤各半,亡两百六十二人”

 

从南乡军开始,到现在的凉州军,十来年的时间里,冯刺史麾下的敌我伤亡比,从来没这么惨重过。

 

伤亡近八百人,却换不来哪怕是敌人的一个伤亡。

 

冯刺史长长地吐一口气:

 

“是我大意了,没有想到司马懿竟能准备得如此周全。”

 

果然是不愧能把诸葛老妖耗死的老乌龟。

 

“君侯,明日”

 

冯刺史的目光落到姜维身上,面容沉静:

 

“按你的想法来,不必顾忌我的想法,不用顾虑将士的伤亡,我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对面的那个营寨必须给我拿下。”

 

暗地里咬着牙,目光变得沉沉:

 

“我就不信,区区一个山头的营寨,能有用不完的滚石檑木!”

 

山上滚滚而下的石木,没有人敢说不害怕。

 

自己的将士又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当然也会心惊胆战。

 

这个实在是很伤士气。

 

姜维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

 

冯永注意到他的神色:

 

“伯约有话直说就是。”

 

“君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山上有石木,何不让胡人先上去消耗一番?”

 

冯永摇了摇头:

 

“这个,我自有安排。第一个营寨只能是我们的将士先拿下来,后面我才有理由让鲜卑人顶上去。”

 

姜维本想说还有义从胡人。

 

只是看到君侯连鲜卑胡人都没有用,那就更不会用义从。

 

他把疑问埋在心里,点头说道:

 

“今日最后一次攻营,我看贼人的石木似是稀疏了一些,想来正如君侯所料,区区一个山上营寨,不会存有太多石木。明日攻营,估计会轻松一些。”

 

冯刺史的目光看向外头,对面的山上,灯火明灭可见,他语气幽幽地说道:

 

“我说过,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伯约尽管放手去做就是。”

 

冯刺史被挡在桥山北边,诸葛亮的大军主力,同样也没有渡过武功水。

 

在西岸强弩的掩护下,孟琰终于在东岸站稳了脚跟。

 

但想要扩大前沿阵地,却是力有不逮。

 

因为司马懿手里的大军实在太多了。

 

只要超出了西岸强弩的掩护范围,魏军就轮番不断地冲击汉军。

 

逼得孟琰不得不收缩在岸边,把自己的两翼交给东岸,自己则是专心应付正面的魏军。

 

如此相持数日不下,魏延大是不耐,前去寻找丞相请战:

 

“丞相,让我领军渡水吧!我定能冲开贼阵,为大军开路!”

 

诸葛亮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魏延。

 

魏延看到丞相这副模样,心头一凉,只道是又要被丞相冷藏。

 

没想到丞相竟是突然开口道:

 

“若是你冲不开呢?”

 

魏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惊喜之下,连忙大声道:

 

“末将愿立军令!”

 

“好,我分你一万人,若是能打败正面贼人,便算你大功一件;若是破不开,则按军法处置!”

 

“末将领命!”

 

魏延从丞相手里接过军符,大步流星地转身离开。

 

魏贼,吾魏延来也!

 

虽然孟琰没有进一步向前推进,但守住了渡水之地,在他的身后,数条浮桥早就已经铺设完毕。

 

很快,在通知对岸的孟琰注意配合之后,魏延亲领着一万人马,顺着浮桥开始东渡武功水。

 

在两翼的魏军探马远远看到了这个情况,以最快的速度上报了司马懿。

 

司马懿得知,喜道:

 

“诸葛亮终于耐不住了!且看吾如何半渡而击!”

 

当下问左右:

 

“谁愿为先锋?”

 

牛金、费曜、戴陵等人皆站出来请战:

 

“末将愿往!”

 

“牛将军,此战就交与你,切莫让吾失望!”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