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73章 保母

第1273章 保母

 

二十多年前,孙权派人替自己的儿子向镇守荆州的关羽求娶关家虎女。

 

这一举动,曾把关羽陷入了两难之地。

 

应之,则会在关羽与刘备之间,埋下一颗雷。

 

毕竟刘备把整个荆州都托付给了关羽,若关羽私下里与孙权结亲,你让远在蜀中的刘备怎么想

 

或者别人认为刘备会怎么想

 

不应,则孙权就能指责关羽破坏孙刘联盟,为日后攻打荆州找借口。

 

就算采取最保守的做法,关羽派人前往蜀中汇报,那也足以膈应刘备:

 

你刘备不是和关羽情同手足,恩若父子吗

 

怎么关羽连自己女儿的亲事,都得向你汇报

 

伱就这么不信任人家

 

而对于关羽来说,要是不远千里专门派人往蜀地,向刘备请示自己女儿的亲事。

 

这算什么

 

刘备集团中的堂堂第一大将,全权镇守荆州的关羽,就是这么个毫无主见的人物

 

此与妇人何异

 

平白让人看轻!

 

所以关羽破口大骂来使,不是没有理由的。

 

岂料二十多年后,风水轮流转,关羽的女婿,也给镇守荆州的陆逊送来了一封信。

 

同样让陆逊陷入了两难之地。

 

你敢当着我的面拿下上庸,那就是破坏汉吴盟约,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幽州和上庸哪个重要,你自己掂量掂量。

 

(注:汉吴平分天下,无论是史上还是书中,幽州都是分给了吴国)

 

(1193章,陆逊请求冯某人出兵武关,进逼宛城,承诺把原属于吴国的幽州让给汉国。

 

但冯某人没完成约定,别说进逼宛城,还没正式渡河攻打草桥关就跑掉了,所以这个承诺肯定是作废的,幽州自然还是属于吴国。)

 

挟着去年反败为胜的锋芒,冯某人还特意好心提醒上大将军:

 

你们吴国要是不快点拿下合肥,等我们大汉挥师向东,而你们却仍被堵在合肥城下。

 

那原本划分给你们的青州和徐州,你们还要不要了

 

“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这可是我们的右卫将军(即邓芝)出使吴国的时候,亲口对吴主说的。

 

而吴主当时还大笑承认了的。

 

灭了魏国之后,汉吴盟约就算是正式结束了,两国自动成为敌国。

 

若是到时候青徐二州落到我们手里,难道你们还想像讨要荆州那样,再来讨要一次青徐

 

可一而不可再!

 

要不说巧言令色冯郎君呢

 

这一番话语下来,就连以忍辱负重著称的陆上大将军,都没能挺住,当场直接破防。

 

破了防的上大将军,根本没有想到,冯某人写的这封信,目的还不仅限于此。

 

他不但明摆着要抢上庸,背后更是藏着极为恶毒的心思。

 

你上大将军执意要打上庸,我不跟你争,但如果以后吴国没了幽青徐中的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三个,你方要负全部责任。

 

到时候你看孙大帝恨不恨死你就完了。

 

如果你不打上庸,要去打合肥,那就是回去当面公然打孙大帝的脸。

 

如果你不打上庸,也不去打合肥,被冯某人这么一威胁,是不是得提醒一下孙大帝,要及时拿下合肥

 

这就叫仗着自己功高,隔空打脸大帝。

 

如果你不打上庸,也不打合肥,也不提醒孙大帝,日后汉军抢了青徐幽,冯某人就会不经意间透露:

 

啊,早些年我就跟上大将军说过这个事的。

 

你看孙大帝恨不恨死你就完了……

 

反正就是一个死循环。

 

老子就是要坑得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破解这个死循环的唯一解,就是孙大帝及时、主动出兵,拿下合肥。

 

这在冯某人看来,相当于没有解。

 

孙十万拿下合肥

 

哈哈哈!——

 

“哇哈哈哈哈……”

 

“承志,承志,先生来信了,来信了!”

 

上庸沿着汉水逆流而上,正是汉中。

 

如今汉中最有名的县,不是郡治南郑,而是南乡县。

 

虽说天子迁都之后,南乡县的交易所储备局学院等诸多部门都跟着迁到了长安,一度比以前落没了。

 

但很快,随着朝廷在汉中设立造船厂,欲重建水军,南乡又再次热闹起来。

 

因为造船厂的地址,正是在南乡。

 

这里除了有冯大司马早年打下的厚实底子,还有比南郑更优越的地理条件。

 

南乡就在汉水边上,顺流而下就是上庸,比南郑要近。

 

北边不远处有子午谷,直通长安,距离同样要比南郑要近得多。

 

天子迁都长安后,朝廷派出了工程队,大力整修汉中与关中的诸条通道,以加强两地之间的联系。

 

距离最短的子午谷,自然就是整修的重点。

 

虽说经过整修之后的子午谷,仍然不如褒斜道那般好走,但已经让一般的马队商队通行了。

 

除非运送大量的物资,否则的话,普通商旅,现在都喜欢走子午谷。

 

走子午谷,南乡自然就是最好,同时也是最后物资准备地。

 

所以很快,这里又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而南乡最为喧闹的地方,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造船厂及其周围。

 

那里不但聚集了大汉大部分的船匠,同时大汉未来的水军主力,基本也在这里了。

 

造船厂打造船只的声音,水军模拟水战训练喊杀声,日夜不休,颇有继承了南乡“群魔乱舞”的意味。

 

罗宪跳上一个连接战船的搭桥,桥板“吱呀”一声,底下压出了些许水。

 

战船的晃动,让搭桥也跟着晃动了起来。

 

但罗宪早就习惯这种晃动,他如履平地,又是连接着跑跳几下,跳到了战船上。

 

身子随着战船轻轻晃动,脚下却是如同生了根,亦或像是已经与战船连成一体,丝毫没有站立不稳的模样。

 

“承志,先生来信了!”

 

原本正是指点水军将士如何在船上厮杀的傅佥,已经注意到了罗宪。

 

但喊杀声委实太大,让他一时没有听清对方在说什么。

 

直到他看到罗宪举起一封信,这才眼睛一亮,似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只见他转身对着将士匆匆吩咐了几句,就迫不及待地飞奔过来。

 

不大的走舸,在他的脚下,变得左右晃动,甚至可以看到晶亮的水从船边泛了上来。

 

但这种晃动,对于傅佥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他跳到另一只船上,身子随着船只摇摆的同时,脚下不停,三步并作两步,再跳到罗宪所在的船上。

 

“是先生来信吗是先生的来信吧”

 

傅佥没等来到罗宪跟前,就大声嚷嚷,眼中闪着希冀的目光。

 

“先生来信!”

 

“好极了,快给我看看!”

 

傅佥抢也似地从罗宪手里拿过信,一边拆开,一边迫不及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