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2章 魏氏兄弟

相比于长安骚动不安,学院里要安静得多。

 

走在学院里,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要么步伐匆匆地赶向教室,要么捧着书卷在树荫下苦读。

 

当然,也有人把席子铺到草地上,几个人围在一起,在激烈地辩论着什么。

 

但不管是什么样,一切看起来都仍是那么安祥平和。

 

长安乃至关中的紧张气氛,似乎被学院高高的围墙挡在了外面,没有影响到学院里的学生。

 

幺妹提着食盒,脚步匆匆地行走在皇家学院的走廊上。

 

偶尔遇到几个学生,看到学监的夫人,皆是退让一边,对着幺妹行礼:

 

“见过夫人。”

 

换作平日,幺妹有时候会停下脚步,温声与他们说上几句话。

 

但这个时候,她却是没有丝毫心情,只是对着他们微微一颔首,就匆匆地走过,然后转入了学监的值守室。

 

“吱呀!”

 

门被打开了,然后很快就又关上,而且还是特意被关紧。

 

正低头看着资料的魏容,抬头看到是自家细君,放下手里的东西,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来了?”

 

幺妹把食盒放到桌上,坐到魏容的对面,微微有些喘气。

 

看得出,她走得比较急。

 

此时的她,一路上强撑着若无其事的表情,已经变成了焦急之色:

 

“听说上党出事了?”

 

魏容伸手,把食盒拿过来,然后打开盖子,目光看向食盒里的东西,嘴里漫不经心地说道:

 

“嗯,上党被魏贼偷袭,还有内应打开壶关接应,这个时候,基本已经确定是丢了。”

 

“啊!?”

 

幺妹闻言,脸色一变,一下子站了起来,“怎么会这样,那阿舅(即魏延)他,他……”

 

“今天的饭菜好像缺了一些水准。”魏容似乎没有注意到幺妹的反应,他吃了一口饭菜,“没有平日里好吃。”

 

“我在跟你说正事呢,你有没有听?就知道吃吃吃!”

 

幺妹看到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气极跺了跺脚,拍了一下桌子:

 

“上党那么大的事,你嗯一声就完了?”

 

“那我还能怎么样?”

 

魏容把嘴里的吃食咽下去,抬起头来,“师母不是已经领军过去救援了吗?后面先生肯定也是要赶过去的。”

 

魏容一边说着,又低下头,再吃一口,“你不相信我那位大人,难道还不相信先生吗?”

 

“我当然相信……”幺妹刚说了半句,又气恼地拍了一桌子,“我说的是这个吗?”

 

“那细君想要说什么?”

 

虽然说过今天的饭菜没有水准,但魏容却是细嚼慢咽,似在品尝,一边慢条斯理地问道。

 

“我,”幺妹看了一眼门口,这才放低了声音,凑到魏容面前,“你难道就不担心阿舅?”

 

听到这个话,魏容这才停顿了一下,然后坐直了身子。

 

沉默了一会,原本澹然从容的脸上,终于露出有些复杂的神色:

 

“要说不担心那就是假的,但我知道,事已至此,我再怎么担心,也是无用了。”

 

他终于叹了一口气,“事情如何预后,我亦不知。”

 

“现在,我只希望,阿兄(即魏昌)能稍稍听得进我的劝言。”

 

看到他这副模样,幺妹心头一紧:“什么意思?”

 

魏容不答,只是从桌下拿起一叠文件,递给幺妹:

 

“这是讲武堂推演的上党战事,你看了别传出去。”

 

幺妹不接:“我不看,你给我说。”

 

就算给她看,她能看得懂吗?

 

魏容又叹了一口气:

 

“简单地讲,上党战事,其实很有可能就是魏贼所设的一个局,彷关老君侯失荆州旧事所设的局。”

 

就算是幺妹再怎么不懂军阵之事,但荆州之失这等事情,她肯定是知道的。

 

但见她花容失色:“失荆州?”

 

魏容点头:“上党战事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可以看出来,贼子的布置,与图谋荆州时相差无几。”

 

当年关老君侯攻打襄樊,眼看着就要攻了下来,但偏偏就是差最后一点。

 

而魏贼呢?

 

援军明明已经到来,但就是不去救援,而是抓紧时间做好反击的准备。

 

至于关老君侯,则是舍不得眼看着即将到手的战果。

 

同时吴人又故意麻痹关老君侯,待关老君侯调动后方兵力至前线,再在荆州内应的接应之下,一举从后方攻之。

 

关老君侯被前后夹击之下,最终兵败身亡。

 

这一次上党战事,魏贼又是同样的手法,以高都城吸引住了自己那位大人。

 

从讲武堂的推演看,魏贼这一次,很明显可以早一步救援高都城。

 

但偏偏就是屯兵在天井关,止步不前。

 

逼得大人为了能及早攻下高都城,不得不把壶关等守兵调过来。

 

然后么……

 

一切就成了现在这个糜烂模样。

 

哦,对了,还有陆逊写信给山长,请山长领兵出武关,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心……

 

魏容苦笑:

 

“现在就连大人的反应,都和关老君侯一模一样,既舍不得高都城,又想要回师救援壶关长子……”

 

说到这里,他顿住不语。

 

因为再说下去,就是差最后一步,兵败身亡了。

 

关老君侯都没有办法破这个局,魏容可不认为自家大人比关老君侯还厉害。

 

幺妹坐下来,喃喃地说道:

 

“这么说来,阿舅岂不是有如关老君侯的故事?”

 

魏容嘴角抽了抽。

 

要是自家大人当真如关老君侯,那还好了。

 

但魏容可不认为自家大人能与关老君侯相提并论。

 

关老君侯就是再傲,那也是识得大局,听得进他人劝言的。

 

皆言关老君侯拒绝了孙权的提亲,这才惹恼了孙权。

 

但以当时的情况,莫说是怒而拒绝,就是关老君侯客气一些,恐怕都要中孙权离间之计。

 

那才叫不识大局——远在蜀地先帝会怎么想,考虑过吗?

 

丞相写信劝关老君侯熄了与斄乡侯(即马超)争雄之心,费公举(即费诗)劝关老君侯接受前将军绶印。

 

关老君侯都能听进去,这些都算是识大局而听人劝言。

 

但自家大人……

 

谁能劝得住他?

 

若非是自家大人,魏容说不得就要骂一句:

 

他识个屁的大局。

 

幺妹听到魏容这么一分析,脸上的神情更是焦虑:

 

“阿郎这么一说,那上党岂不是当真要丢失无疑?”

 

虽然魏容算是冯都护一手培养起来,少有受魏延抚养之恩。

 

但不管怎么说,魏延对其母尚可,又是他名义上的父亲。

 

魏容当然不希望自家大人落到这一步。

 

只是身为冯鬼王的弟子,他这些年所学到的学问,又不是摆设。

 

再加上他的身份,能掌握到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信息,看得自然是比别人更深刻一些:

 

“昔先帝与丞相经营荆州近十年,吴人犹能得荆州内应。关老君侯麾下亦有不少谋士将军,犹不能守住荆州。”

 

说着,魏容的脸色也开始有些难看起来:

 

“现在大汉据上党不过三年,更别说,大人身边,唯一一个辅左他的人,还是个魏国细作。”

 

经营?

 

什么经营?

 

魏容心里也是有些气闷。

 

明明自己是皇家学院学监,自家大人居然不愿意学院学生派到上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