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 重工行业(第2页)
李求实道:“李县长,只有发展重工行业,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初年看了看陈教授,陈教授道:“初年,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既然是发展,那就少不了工程。只有工程上去了,才能摆脱贫困。我们国家又是农业大国,那就少不了农业机械。因此,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才是重工业的重中之重!”
罗晓蓉道:“将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搞起来,也能顺便将金属冶炼带动起来。”
李初年道:“关键是技术和资金。”
陈教授道:“技术方面,你不用担心,由我们科技厅和工业信息化厅给你做后盾。至于资金方面,那就由省国资委给你做后盾。”
李求实道:“李县长,如果你们做这些重工业,省国资委也有优惠政策,会为你们提供资金支持!”
李初年很是感激地道:“李主任,那就太感谢了!”
罗晓蓉道:“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长治久安。李县长,在你们宁东这个地方,发展重工行业,有三个好处。第一,重工行业的门槛高,光技术和资金这两个因素,就能让很多地方望而却步。这样竞争就会相对较少。第二,重工行业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很多地方为何不愿意上重工项目呢?除了技术和资金是个难题外,重工行业和其它行业相比,见效慢。很多地方追求的是急功近利。第三,只有重工行业,才是商界的龙头企业。发展重工,虽然见效慢,但要是有了起色,那就是步入了快车道。不论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令其它行业望尘莫及的。”
李初年认真地听着,认真地记着,罗晓蓉的分析简直是太精辟了,让李初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陈教授道:“初年,实不相瞒,我们这次去坛翔市考察,就是想为他们上重工项目,但当地领导,就是嫌弃重工项目见效慢,让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出政绩,所以他们热情不高。既然他们热情不高,那就没有必要再在他们那里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现在我们动员你们宁东县上马重工项目,并不是因为坛翔市不上马了,我们就动员你们上马。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昨天回去就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怎么解决你们宁东县这个金属冶炼厂的问题。经过充分探讨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晓蓉说的这些。”
李初年当机立断,道:“罗厅长分析的很是精辟,我们宁东县就上马这个重工项目。”
听李初年终于下定了决心,陈教授很是高兴地笑了起来。李求实和罗晓蓉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求实道:“李县长,对上重工项目,国家是大力扶持的,我们省国资委注入资金,当你们的大股东,占股百分之六十。”
听到这里,李初年是既激动又高兴,道:“那太好了。但剩余的百分之四十,对我们宁东县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困难啊。”
陈教授道:“你们宁东县就以土地入股,只要土地够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