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流浪的原因(第2页)
街头生活的艰辛她早有耳闻,大多数人在街头熬不过五年,能撑过三年的都算少数。
眼前的桥本,须发全白,手指颤抖,皮肤皱得像老树皮,精神比那些七八十岁还在打工的日本老人差了不止一截。他能活到现在,多少靠了一些运气。
柳夏树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照片,递到桥本面前。
“请看这张照片,您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竹田贵明的证件照,从驾照档案系统调取的,面容严肃,穿着整洁的西装,与公园里那具遗体判若两人。
桥本眯起眼睛看了看,嘴里嚼着饭团,含糊地说。
“好像有点印象。”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努力在混沌的记忆中搜寻什么。
“他叫竹田贵明,您有印象吗?”
柳夏树追问。
桥本咽下嘴里的饭团,舔了舔手上的米粒。
“哦,他叫竹田啊!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名字。我们都管这家伙叫银行员。”
“这么说,他也是这片营地的人?”
辻原问。
“不是。”
桥本摇了摇头。
“车站桥下哪是随便谁想住就能住的?这地方可是宝地。”
柳夏树环顾西周,目光扫过高架桥下的营地。秋叶原站作为东京的交通枢纽,每天人流如织。
尽管手机和iC卡支付早己推行多年,日本依旧是个现金社会。自动售货机又遍布街头,这些机器最小面额只收十日元硬币,一日元和五日元的零钱对许多人来说既占地方又无用。
路人清空零钱包时,
随手丢几个硬币到桥下,己成为流浪汉的重要收入来源。
流浪汉的社会,也有自己的规则。这片高架桥下的“风水宝地”显然不是谁都能占下的地盘。
“这么说,他不住这儿?那他住什么地方?”
柳夏树问。
“不知道。”
桥本摇了摇头。
“大概是公园的长椅吧。那家伙是新来的,还没见识过冬天的冷风,不知道给自己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柳夏树点了点头,不过对于这回答并不满意。
这些信息虽然证实了竹田的流浪汉身份,但对破案的帮助微乎其微。
柳夏树知道,竹田退休前是多摩银行职员,而桥本称他为“银行员”,显然对竹田的过去有所耳闻。话题必须深入。
“除了这些,您还知道什么?比如他的经历,或者人际关系?”
“说是以前的日子过得体面,后来离了婚,财产都给了前妻。每次就是那么几句话。没什么新鲜的,这桥底下的人有几个不是这样的……”
听起来桥本对竹田的遭遇毫不同情。
根据日本的退休制度。按时发放的“年金”其实只是退休金的一小部分。
对很多企业“正社员”来说,退休时一次性发下来的“退职金”才是老后生活的保障。
老派的日本上班族,大多疏于照顾家庭。
一旦退休,和配偶天天待在一起,就会互相看不对眼。被视为是“粗大垃圾”丢出门外。
随着离婚,那笔“退职金”就也被分割。
如果子女的抚养权到了对方手里,那么这笔钱基本就不会剩下多少。
很显然,死去的竹田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成了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