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渔港

 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海津岛属于东京都八丈支厅下的海津岛村。\新^丸·本¨榊~占′ ~哽.欣¨最¨快? 

 在日本,“村”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区划,拥有“自治体”地位,其规模与人们印象中的“村落”概念相比,往往大的多。 

 实际的人口分布上,整个岛有三个居民点,或者用日本的说法,叫做“集落”。 

 这种集落才更符合一般人对于村子的认知。 

 汤华馆所在的半山腰的居民点,现在虽然以旅游业为主,居民最少,但在矿山还在运营的西十年前,反倒是岛上最繁华的部分。 

 盘山道路两侧可以看到不少被废弃的店铺和宿舍建筑。 

 当年这里都是外地来岛打工的矿工住处和消费场所。 

 靠近码头的部分,是岛上公共建筑的集中地。 

 村役所、警察署、诊所,还有根本没几个学生的中小学集中在这片区域。 

 除了以上两个集落之外,岛的东北部还有一处渔港。 

 在矿山被废弃后,渔业成了海津岛的经济支柱。 

 这里拥有岛上最密集的住宅区。 

 同时,渔港里的小渔船,也成为岛上游客拍照留念的主要景点。 

 两人把车停在路边,远远的就看到十多位游客排着队在一处旅游攻略介绍的绝好“机位”排队等着拍照。 

 既然来旅游,柳夏树和辻原春奈当然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打卡签到的地点。?墈+书·屋/ `哽-薪?蕞¢筷? 

 两人跟在队伍后面拿出手机,半小时后,终于轮到了她们。 

 柳夏树以排列整齐的渔船为背景,拍下了几组照片,还录制了高清视频。 

 而辻原一首以海景为背景板进行着自拍。 

 “这么一来岛上的景点就算是逛完了吧。” 

 柳夏树看着手机上存储的攻略清单。 

 原本计划九天的假期, 

 第二天下午还没等天黑,就几乎全部完成。 

 这还不要说上午顺便还去了警署列席过搜查会议。 

 当然,这也与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关。 

 每到一处看过、拍照过就算是完成任务。 

 旅行的意义仿佛只是在社交网站上留下可以炫耀的记录。 

 “大家都听说了没,昨天晚上岛上发生了命案。” 

 聚集在渔港岸边的旅行者当中,突然有人聊到这个话题。 

 这是一位脖子上挂着相机的三十多岁男性, 

 长相属于混在人群中就没人认出来的那种类型。 

 听到这句话,柳夏树和辻原来了兴趣。 

 两人竖起耳朵,听着大家的讨论。 

 “今天有警察来到我们住的旅店,对老板和店员问东问西的。” 

 一位游客如此说道。 

 “我们住的是民泊,没有老板,警察在门口检查了半天鞋子。/衫-巴\看^书/蛧_ ~已·发\布!醉·鑫?璋,踕\” 

 “民泊”这个词在日本,类似中文里“民宿”的概念,是普通居民共享自己的房屋给旅客居住。 

 而“民宿”二字在日语中,特指开设在老板自家、拥有营业许可、并且常驻店员提供服务的一种住宿设施。 

 在昨夜发生的事件当中,现场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痕迹,便是西个不同的足迹。 

 因此检查鞋底,成了岛上警员排查嫌犯的主要手段。 

 但是仅凭鞋底锁定嫌疑人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