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第2页)
这种事情,能够有一点儿补偿肯定更好。
只要能够通过医学馆派去的专门调查员的调查,确定是家中困难的,就可以申请助学金。而每年考核优异的学生,又额外可以申请奖学金。
除此之外,医学馆还有种植基地,是专门种植各种中草药的。其中也有名贵的品种,若是恰好有学生很擅长种植草药,或者是愿意吃苦耐劳,照顾这些草药们,给草药们浇水、除草、施肥、收获,那就可以按照工作量获得工资。
有了这三个渠道,可以说,只要一个人想要学医,那就一定能来学。若是他或她恰巧有天赋,甚至可以直接实现学习、工作两不误,直接一步到位,上学即就业,一边儿学医,一边儿赚钱,简直不要太美好。
就冲着这一点儿,这生源肯定不会少。
最妙的是,这种植基地占地面积极大,不但可以容纳很多想来打工赚生活费的学生,还能提供很多药材。再通过专业的手法炮制好,那就是很多成品药。
所以说,这一部分药材,不但可以供给医学馆自己使用,还能拿出去卖,这部分收入那会是相当可观,弄不好直接能够负担医学馆的运营费用——毕竟医学馆的基础班是不收学费的,只有高级班才会象征性地收一点儿。
听王掌医说,这是为了防止有些人来混日子,必须要定期考试,实在不适合的,读了基础班,也能看一些基础性的疾病,就是不能挂牌,只能做个“赤脚医生”。
但是读了高级班,并且毕业的,就会得到一个由朝廷亲自颁发的“行医证”,这就表示这个人顺利完成了全部的学业,能够独立行医,处理大部分的疾病了。
这种人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挂牌行医,或开立医馆,或到其他人开立的医馆坐堂,名正言顺、奉旨行医。
张友士听完了这一套的理论,对娴玉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前一直称呼的“王姑娘”立刻就变成了“王掌医”,深刻把工作的时候要称呼职务这个现代规矩落到了实处。把娴玉弄得是一愣一愣的,愈发感觉这位张神医真是性情中人,着实有意思得紧了。
跟张友士不一样的是,林如海虽然也关注医学馆的建设进度,但是他考虑的事儿显然更多。
他是他们这三个医学馆筹建组核心成员里面唯一一个关注夺嫡大战情况的人。
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是,他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