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228(第2页)

 即将而立之年的魏通叹息:“你身上的血腥之气我已经闻了一路,无论为何也是身体为重。”

 李闻道视线微垂,盯着自己的右臂不动,最后颔了颔首,略带歉意的笑道:“我先归家沐浴更衣。”

 他轻扯连接络头的革带,身下马匹就知改变方向,疾驰入里坊。

 听命于陇西李氏的甲士见状,也迅速护卫在后。

 *

 昨日得知家中郎君已经归洛并于今日抵达的尺牍后。

 陆翁鸡鸣就穿衣。

 清晨在堂前迎候。

 待闻佩剑将将。

 甬道上已有一人步伐稳健的往这边阔步而来。

 垂手而立的陆翁只看了一眼,迅速躬下身体,双臂也抬起行最敬重的揖礼:“郎君”

 李闻道在堂前停下,看着老态渐重的老翁,再扫过其身后的家僕,对比更加明显:“翁翁身体可还康健?”

 陆翁笑得慈蔼:“仆一切皆好。”

 李闻道温声关怀:“翁翁年岁已大,不必再如从前那样。”

 放心不下面前这人的陆翁一如往昔的应对:“这是仆的职责,仆也已命疱屋预备好朝食。”

 李闻道未迈入堂上,而是直接沿着甬道朝着自己的居室走去:“先命人预备热汤,我要沐浴更衣,然后再去请医师来家中。”

 三句话,然陆翁只听到最后一句:“郎君受伤了?”

 意识到老翁还在身后,李闻道步履放缓,随口道:“并不严重,否则我如何能骑乘千里回来。”

 陆翁的语气愈益变得急切起来,颇有几分死谏之意:“那郎君理应乘车而归,岂能乘马,所谓手足不能弃,若是手臂因此遗留残疾,岂非是因小失大,更为不值。”

 面对老翁的关怀。

 李闻道想起伊水畔。

 他自嘲一笑,彷佛在为什么而觉荒谬:“的确是不值。”

 *

 刘虞驾车进入右掖门后,便驰驱着骈马直接朝上阳宫观象门的方向奔走。

 褚清思逐渐察觉行进的方向不对,将帷裳从眼前拂开,看着熟悉的左卫,淡言:“直行,入掖庭与太初宫之间的长乐门。”

 从前每逢休沐,女皇皆会前往上阳宫燕居。

 这几乎是天下众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自在甘露殿赐死长子,妇人已经很久未曾去过。

 刘虞也只从平乐公主口中听闻过女皇从前就常与先王在洛阳上阳宫休养身体兼治政,太初宫反而失去其政治意义。

 少年立即应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