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绝地突围

 七月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断壁残垣上,溅起浑浊的水花。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李云龙趴在半堵土墙后面,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淌,在满是胡茬的下巴上汇成小溪。左腿的伤口被雨水泡得发白,每动一下都像有千万根钢针在扎。 

 "团长,鬼子又上来了!"张大彪猫着腰摸过来,左肩的绷带己经被血浸透,在雨水中晕开一片淡红。 

 李云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举起望远镜。透过雨幕,能看见至少两个中队的日军正呈散兵线向村子推进,钢盔和刺刀在灰暗的天色下泛着冷光。更远处,几门九二式步兵炮己经架设完毕,黑洞洞的炮口首指这片废墟。 

 "让三排撤到第二道防线。"李云龙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把伤员都转移到地窖里。" 

 张大彪刚要转身,突然一声尖锐的呼啸划破雨幕——"轰!"炮弹在二十米外炸开,气浪掀起的泥水劈头盖脸浇了两人一身。 

 "他娘的!"李云龙吐出一口口水,"炮兵观察哨在哪儿?" 

 王喜武从一堆瓦砾后面探出头,指了指村东头的磨坊:"二层窗口,刚才看见反光了。" 

 李云龙眯起眼睛,果然看见磨坊破窗后有个模糊的人影,时不时举起望远镜。"喜子,能干掉吗?" 

 王喜武没说话,只是默默拉了下枪栓。这杆莫辛纳甘步枪跟着他南征北战,枪托上的划痕记录着每一个倒下的敌人。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半截,食指轻轻扣动扳机。 

 "砰!"枪声在暴雨中显得格外清脆。磨坊窗口的人影猛地后仰,消失在视线中。 

 "好样的!"张大彪一拍大腿。但还没等他们高兴,更多的炮弹就呼啸而来——显然日军不止一个观察哨。 

 "撤!全体撤到第二道防线!"李云龙大吼着下达命令,同时抓起一挺歪把子机枪向后扫射,掩护战士们转移。 

 废墟间穿梭的身影越来越少。三天前,独立团还有八百多人,现在能拿枪的不到两百。李云龙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消失在雨幕中,喉咙像堵了块烙铁。 

 "团长!快走!"赵刚不知从哪冒出来,眼镜片上全是水珠,呢子大衣被弹片划得破烂不堪。+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他一把拽住李云龙的胳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又一发炮弹落在近处,震得两人摔作一团。李云龙感觉左腿一阵剧痛,低头看见一块弹片深深扎进了大腿。"操..."他咬紧牙关,硬是把到嘴边的惨叫咽了回去。 

 赵刚二话不说,架起他就往后拖。张大彪和王喜武交替掩护着,一行人跌跌撞撞地退到了村后的坟地——这是最后一道防线了。 

 坟地的墓碑成了天然掩体,战士们三人一组分散在各处。李云龙靠在一块断裂的石碑上,卫生员正手忙脚乱地给他包扎伤口。 

 "老赵,电台还能用吗?"李云龙喘着粗气问。 

 赵刚摇摇头:"最后一部电台半小时前就坏了。派出去的通讯员...还没回来。" 

 李云龙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暴雨虽然给突围造成了困难,但也挡住了日军的飞机,算是唯一的好消息。 

 "团长,咱们被包围了。"张大彪蹲在旁边,手里攥着最后几发子弹,"东面是鬼子主力,西面是悬崖,北面..." 

 "北面是黑水河。"赵刚接上话,"现在雨季,水流太急。" 

 李云龙摸出怀表看了看,表盘己经碎了,指针停在三点十七分——那是昨天下午三排全体牺牲的时间。他把表塞回兜里,突然问:"还记得咱们在特战队学的渗透战术吗?" 

 几人对视一眼,王喜武最先反应过来:"团长是说...化整为零?" 

 "对。"李云龙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简图,"现在聚在一起就是等死。分成小队,趁天黑从鬼子结合部钻出去。集合点...就定在黑虎岭的老君庙。" 

 赵刚推了推眼镜:"伤员怎么办?" 

 李云龙沉默了一会儿:"轻伤的跟着走,重伤的..."他顿了顿,"留下一个卫生员照顾,藏在地窖里。" 

 没人说话,只有雨声哗啦啦地响。大家都知道,留下的重伤员凶多吉少,但眼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这么定了。"李云龙强撑着站起来,左腿刚一着地就疼得眼前发黑,"老赵,你把各连连长叫来。" 

 十分钟后,残存的班排长们聚集在一座大坟包后面。~咸^鱼?看_书/惘. /首?发/李云龙简单布置了突围计划:全团分成十五个小队,每队十到十五人;从三个方向渗透,优先选择鬼子部队的结合部;遇到巡逻队尽量隐蔽,实在躲不开就速战速决。 

 "记住,"李云龙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出去后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只要有人活着到老君庙,独立团就没完!" 

 众人默默点头,有几个年轻战士偷偷抹眼泪。李云龙突然认出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是马家峪那个孤儿,现在居然成了某个小队的负责人。战争啊,硬是把孩子逼成了老兵。 

 傍晚时分,

暴雨终于停了。西边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血红的夕阳像道伤口挂在天边。李云龙的小队最后出发,成员包括赵刚、张大彪、王喜武和六个警卫排的战士。 

 "走吧。"李云龙最后望了一眼这片坟地。十几个重伤员被安置在最隐蔽的墓室里,卫生员小杨自愿留下照顾他们。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临走前还笑着说:"团长,我等着你们打回来接我。" 

 第一道封锁线很容易就突破了。日军显然没想到八路军会分散突围,巡逻队之间的空隙很大。李云龙他们贴着一条干涸的水沟爬行,鬼子的探照灯几次从头顶扫过,都没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