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声的渗透
初夏的雨水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y¢e`x,i?a′k-e·.?c!o^m¨李云龙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巡防路上,突然在溪边发现一串奇怪的脚印——胶底鞋印,纹路细密,不是根据地常见的粗布鞋或草鞋。脚印旁还有几个烟头,过滤嘴上有淡淡的紫色印记。
"日本'樱花'牌香烟。"林助教捡起烟头闻了闻,"去年缴获的物资里有这种烟。"
李云龙立刻警觉起来。日军投降己经大半年,怎么还会有日本香烟出现在深山老林?他顺着脚印追踪,在一处岩缝里发现了被雨水泡烂的日文报纸,日期赫然是半个月前。
"查查最近各村有没有来路不明的货郎或郎中。"李云龙把报纸碎片小心收好,"特别是会治疟疾的。"
三天后,赵家沟的民兵报告,有个游方郎中在给村民看病,用的药特别灵,但总打听部队换防的时间。更奇怪的是,他给小孩把脉时,手指总是不自觉地按在动脉上——这是日军军医测量脉搏的习惯动作。,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
李云龙带人设伏,在郎中夜宿的山神庙里将其擒获。撕开他贴的假胡子,露出一张典型的关东军面孔。从他药箱夹层搜出的不是药方,而是标注着八路军驻地、粮仓、水源的精密地图。
"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李云龙用日语厉声问道。
俘虏阴森一笑:"李团长,秋天的落叶,你能数清有多少片吗?"
审讯持续到深夜,这个化名"李大夫"的日军军医终于交代:他们是"落樱"特别行动队,专门伪装成中国人潜入根据地,任务是测绘地图、投毒和暗杀。更可怕的是,像他这样的潜伏者至少有二十人,分散在各个村庄。
李云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村实行联保制度,陌生人进村必须有三户作保;水井派人看守;连级以上干部配备贴身警卫。,e*z.暁?说?惘. ~已`发*布!嶵,欣_璋?踕~王二小带领的"童子军"也行动起来,孩子们用草木灰在村口画上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暗号。
一周后的庙会上,暗哨发现有个卖糖人的小贩总往驻地方向张望。跟踪发现他夜里溜进坟地,从一座新坟里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驻军布防图和一瓶无色液体。
"氰化物。"林助教检测后确认,"足够毒死一个连的水源。"
严刑拷问下,这个"糖人张"交代了更多同伙:剃头匠、算命先生、甚至还有个"投奔亲戚"的小寡妇。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都在日军投降前就潜伏在中国,有的己经生活了五六年,连口音都毫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