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铁血雄狮(第2页)

 李云龙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西城区柳树胡同17号。他刚想问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杨先生己经消失在人群中。 

 授勋仪式在三天后举行。当李云龙拄着拐杖走进会场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唯一的装饰是那把用红布包着的军刀——张大彪的遗物。 

 "...兹授予李云龙同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以表彰其在黑山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念到牺牲战友名单时,李云龙突然站起来打断了宣读:"报告首长!我有话说!" 

 会场一片寂静。李云龙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名单:"这是我们独立团自抗战以来牺牲的1276名同志的名字。请首长...请全国人民...记住他们..." 

 他的声音哽咽了,缓缓举起那把军刀:"这把刀的主人叫张大彪,苍云岭战役就跟着我。他一个人炸毁了三辆坦克,最后被敌人的燃烧弹..." 

 会场鸦雀无声,只有李云龙沙哑的声音回荡着。他一个一个念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年轻的笑脸。 

 仪式结束后,一位总部首长特意留下李云龙:"李团长,组织上考虑调你到军校任教,把你的实战经验传授给更多同志。" 

 李云龙一愣:"首长,我...我是个粗人..." 

 "正因为你是从战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才更宝贵。"首长拍拍他的肩,"好好考虑考虑。" 

 离开会场,李云龙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北平的繁华让他有些不适应——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与他熟悉的战场判若两个世界。 

 拐进一条小巷时,他突然察觉有人跟踪。借着橱窗的反光,李云龙看见两个穿便装的男子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他不动声色地加快脚步,在一个拐角处突然闪身躲进一家茶馆。 

 "李团长,这边。"熟悉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是杨先生,正坐在一张茶桌旁向他招手。 

 李云龙刚坐下,那两个可疑男子就从窗外走过,东张西望。 

 "特务。"杨先生倒了杯茶推过来,"最近不少敌特混入城内,专门盯梢你们这些战斗英雄。" 

 李云龙眯起眼睛:"杨先生到底是..." 

 "在下杨立仁,北平地下党负责人。"杨先生微微一笑,"也是你明天的导游。" 

 第二天,杨立仁带着李云龙参观了北平的贫民区。与繁华的商业街不同,这里污水横流,棚户林立。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围着他们乞讨,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在墙角等死。 

 "这就是国民党的'黄金十年'。"杨立仁指着一处粥棚,"每天饿死的人要用板车拉。" 

 李云龙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战斗的意义——不是为了勋章,不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让这些老百姓能吃饱饭,有尊严地活着。 

 晚上,杨立仁带他参加了一个秘密集会。昏暗的煤油灯下,十几个工人、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听李云龙讲战斗故事。当他讲到王喜才舍身炸坦克时,一个女学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同志们,"李云龙最后说,"我李云龙没什么文化,就认一个理——咱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不再受苦!" 

 离开北平时,李云龙带回了两样东西:一是总部关于组建特种作战学校的命令,二是杨立仁送他的一箱书籍。火车上,他迫不及待地翻开最上面那本《论持久战》,在扉页上看到一行娟秀的小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赠李云龙同志 毛" 

 "原来是他..."李云龙恍然大悟,想起那天在茶馆里杨立仁神秘的微笑。 

 回到部队,李云龙立即着手组建特战学校。校址选在根据地边缘的一个废弃村庄,教员全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第一期学员有八十人,都是从各部队精选的尖子。 

 开学第一天,李云龙站在简陋的讲台上,身后挂着块用门板改造成的黑板。 

 "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要忘记以前的作战方式。"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圈,"

特种作战,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他讲授的课程全是实战经验:如何利用地形,如何伪装潜伏,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没有教材,没有条条框框,有的只是血与火淬炼出的智慧。 

 训练异常艰苦。学员们要负重越野三十公里,要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潜伏一整夜,要用一把匕首在荒野生存三天...有人受不了退出了,但更多的人咬牙坚持下来。 

 一个月后,李云龙带着学员们进行毕业考核——实战袭击敌军的一个运输站。当学员们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带着缴获的物资凯旋时,李云龙笑得像个孩子。 

 "好样的!都是好样的!"他挨个拍着学员们的肩膀,"记住,你们学的每一招,都是从牺牲的战友那里换来的!别辜负了他们!" 

 这天夜里,李云龙独自坐在校舍外的石磨上,望着满天星斗出神。赵刚不知何时来到身边,递给他一碗地瓜烧。 

 "想什么呢?" 

 "老赵,"李云龙抿了口酒,"你说咱们这么拼命,值吗?" 

 赵刚推了推眼镜:"看看那些学员,看看根据地一天天扩大,再看看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你说值不值?" 

 李云龙没说话,只是举起酒碗,和赵刚碰了一下。远处,新一批学员正在加练格斗,喊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 

 明天,又会有新的战斗,新的挑战。但此刻,就让他暂时卸下重担,享受这难得的宁静吧。毕竟,在这条充满鲜血与牺牲的道路上,他和他的战友们,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