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火线(第2页)
"师长!看那边!"小吴突然指着东南方向喊道。
李云龙顺着望去,心头一紧——约两个排的美军不知何时绕到了侧翼悬崖下,正借助攀登工具向上攀爬。如果让他们成功,就能居高临下射击整个黑水沟阵地。
"三连跟我来!"李云龙抄起一支冲锋枪就往外冲。
悬崖下的战斗异常惨烈。志愿军战士们用石头、手榴弹甚至刺刀阻止美军攀登。李云龙亲眼看见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跳下悬崖,与刚爬到一半的五名美军同归于尽。爆炸的气浪掀起漫天雪雾,悬崖上顿时下起了一阵血雨。
当最后一个美军攀爬者被击落时,天色己近黄昏。美军的进攻再次被击退,但李云龙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电台监听表明,美军正在调集更多兵力,准备明天发动总攻。
夜幕降临后,李云龙召集军官们开作战会议。每个人都伤痕累累,赵刚的额头缠着渗血的绷带,孙大勇的左眼伤势恶化己经看不见东西,就连年轻的陈书怀手上也缠满了绷带——那是机枪连续射击导致的烫伤。
"弹药还剩多少?"李云龙问道,声音因吸入过多硝烟而嘶哑。
"机枪子弹平均
每挺不到两百发,步枪子弹每人三十发左右,手榴弹倒是还够。"军需官汇报道,"最缺的是迫击炮弹,只剩六发了。"
"食物呢?"
"省着吃还能撑两天。"炊事班长老周叹了口气,"就是水成问题,美军炮击把山泉眼都炸塌了。"
李云龙沉思片刻,突然问:"金顺玉今天来过吗?"
众人面面相觑。自从炮击开始后,那个经常来送情报的朝鲜少女就再没出现过。
"派侦察排去找找。"李云龙下令道,"她熟悉地形,可能知道哪里有隐蔽的水源。"
会议结束后,李云龙独自巡视阵地。月光下,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休息,有人用刺刀撬开冰冷的罐头,有人就着雪水啃着硬得像石头的炒面。一个年轻战士正在给家里写信,铅笔头在微弱的手电光下艰难移动,写几个字就要呵口气暖暖手。
李云龙走到陈书怀的机枪位前,发现这个大学生正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写画画,走近一看竟是复杂的弹道计算公式。
"算什么呢?"李云龙蹲下来问道。
陈书怀吓了一跳,下意识要站起来敬礼,被李云龙按住了肩膀:"报告师长,我在计算最佳射击诸元。美军明天很可能从东南方向进攻,那里有个反斜度约15度的坡道,如果提前算好弹道..."
李云龙看着那些复杂的公式,突然意识到这个书呆子可能在无意中发现了提升机枪效率的方法。他拍拍陈书怀的肩膀:"明天你就按计划的打。要是管用,我让全师的机枪手都来跟你学。"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李云龙警觉地抓起枪,却看见侦察兵带着金顺玉走来。少女脸上满是擦伤,棉袄被树枝刮得破烂不堪,但眼睛依然明亮如星。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陶罐,见到李云龙后立刻跪下,将陶罐举过头顶。
"水...山洞..."金顺玉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指了指远处的一座山峰。
李云龙接过陶罐,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还带着一丝山泉特有的甜味。他小心地抿了一口,顿时觉得干裂的喉咙得到了救赎。
"有多少?能带我们去吗?"
金顺玉点点头,做了个"很多"的手势,然后又摇摇头,指着自己的腿——她的脚踝肿得厉害,无法再带路了。
"我...画..."她掏出一块木炭,在平整的雪地上画起了路线图。
李云龙立即组织了一支取水小队,由孙大勇带队前往金顺玉指示的山洞。临走前,朝鲜少女突然拉住陈书怀的袖子,从怀里掏出一副金属框眼镜——正是他昨天在战斗中丢失的那副,镜片己经碎了,但镜架完好。
"阿爸吉...的..."金顺玉比划着,示意这是她父亲的遗物。
陈书怀愣住了,颤抖着双手接过眼镜。镜架很旧,但擦拭得一尘不染,左镜腿还用细绳精心修补过。他试着戴上,度数居然相差不大。
"谢谢...kamsahamnida..."陈书怀用刚学的朝鲜语道谢,声音哽咽。
金顺玉露出羞涩的笑容,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李云龙:"药...更多...白头山..."
李云龙打开布包,里面是几株干枯的植物,根须完整,叶片呈灰绿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就是传说中的"白头山雪莲",阿妈妮的救命草药。
"你冒险上山采的?"李云龙严肃地问,做了个危险的手势。
金顺玉点点头,又摇摇头,指着自己心脏的位置:"为了...人民军...志愿军...不怕..."
李云龙突然觉得手里的草药重若千钧。这个瘦弱的朝鲜少女,为了救中国军人,独自爬上海拔三千米的悬崖采药,又冒着炮火穿越封锁线送来。这份情谊,己经超越了国界和种族。
夜深了,李云龙坐在指挥部里,就着煤油灯研究金顺玉画的地图。赵刚推门进来,手里端着半碗稀粥——今天的晚餐。
"老李,有件事得告诉你。"赵刚的表情异常凝重,"监听组破译了美军最新通讯,他们提到了'冬季风暴'行动,似乎是个大规模攻势。"
李云龙放下地图:"具体内容?"
"还不完整,但提到了黑水沟是个'关键点',必须在一周内拿下。"赵刚推了推破碎的眼镜,"更麻烦的是,他们可能调来了新型的155mm榴弹炮。"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打。155mm榴弹炮,弹重西十多公斤,一发就能摧毁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如果美军真的把这种重炮运到青龙峡,黑水沟的工事根本扛不住。
"必须主动出击。"李云龙下定决心,"趁他们重炮还没到位,今晚就去端了现有的炮兵阵地。"
一支二十人的突击队很快组建完毕,李云龙亲自带队。金顺玉坚持要当向导,尽管她的脚踝肿得像馒头。临出发前,陈书怀突然跑来,递给李云龙一张纸条。
"师长,这是我计算的炮兵阵地可能位置。"大学生指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坐标,"根据炮弹飞行时间和落点散布反推,误差不超过两百米。"
李云龙
仔细看了看那些复杂的计算,虽然看不懂,但他相信这个物理学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他将纸条塞进贴胸口袋,拍了拍:"好,要是准了,回来给你记功!"
突击队借着月光出发了。金顺玉走在最前面,虽然一瘸一拐,但对地形的熟悉让她能避开美军巡逻路线。李云龙注意到少女脖子上挂着一个奇怪的木哨,问起时,她只是神秘地笑笑,没有解释。
穿过一片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的松林后,金顺玉突然停下,示意众人隐蔽。她指了指前方——约五百米外的山谷里,六门105mm榴弹炮排成一列,炮口指向黑水沟方向。炮兵阵地周围有简易沙袋工事,十几个美军士兵在巡逻,更远处是几个帐篷,应该是军官住所。
"比陈书怀计算的还准。"李云龙低声赞叹,"准备分组行动。孙大勇带第一组解决哨兵,我带第二组炸炮,其他人掩护。"
行动开始出奇地顺利。孙大勇的小组用匕首无声地解决了外围哨兵,李云龙则带着爆破组摸到了炮兵阵地边缘。他们正准备安置炸药包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出来解手的美军军官发现了他们,立刻鸣枪示警。
"硬上!"李云龙当机立断,一枪撂倒那个军官。
激烈的交火瞬间爆发。美军炮兵虽然不擅长近战,但人数占优。李云龙带着两名战士冲到最近的三门炮前,将炸药包塞进炮管,拉燃导火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三门105mm榴弹炮变成了扭曲的废铁。
"撤退!"李云龙大喊着命令道,同时用冲锋枪扫射压制追兵。
突击队按预定路线向黑水沟方向撤退,但美军显然不打算放过他们。一个排的步兵紧追不舍,子弹在黑暗中划出致命的红线。跑到一处岔路口时,金顺玉突然吹响了那个木哨——一种尖锐如鸟鸣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令李云龙惊讶的是,追兵竟然停下了,甚至开始后撤。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木哨是朝鲜游击队用来模拟某种毒蛇的警告声,美军在夜间行动时最怕遇到这种剧毒蛇类。
当突击队跌跌撞撞地回到黑水沟时,天边己经泛起鱼肚白。李云龙清点人数,发现只少了两人——一个是在爆破时被流弹击中,另一个是为了掩护队友撤退主动断后。这样的战果己经超出预期,三门重炮被毁,足够美军头疼一阵子了。
李云龙刚想躺下休息会儿,远处突然传来熟悉的炮弹呼啸声。他条件反射地扑倒在地,但爆炸并没有发生在阵地上——炮弹落在了更远的后方。
"是155mm!"一个老兵惊恐地喊道,"美国佬的重炮来了!"
李云龙的心沉了下去。他们晚了一步,美军的155mm榴弹炮己经就位。这场黑水沟防御战,才刚刚进入最残酷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