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攀比(第2页)
“小顾连长啊,这才是咱们当初闹革命说的,老百姓要一起富裕。”
大家都忍不住连连点头赞同。
别的地方或许不行的,但是在这几个村,很显然,日子己经提前过的好了。
顾英华看过饭菜,很满意,这些大嫂大哥对待的都是自己村的孩子,说白了,都是一个姓的村子,论起辈分都是自家人,都很用心。
“小顾连长,为啥我们村没知青?”
“他们几个村都有,唯独就我们俩村没有。”
“您这是怕我们照顾不好?”
一个大嫂突然忍不住说道。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什么都要比一比。
有的时候攀比的也很奇怪……比如攀比村里有没有知青。
要是穷的时候,巴不得不来知青。
那都是负担啊!
本来村里都过的艰难,再来这么一群半大孩子,谁愿意啊。
可这几个村子都在种蘑菇,富裕了,不差口粮食了,反而缺人干活……对这种事情,可就不一样的看法了。
如今可是多几个人,就能多开一口蘑菇洞,多管一片果树,多种一片药材。
而且也是名声,攀比也是难免的。
顾英华挠挠头,吴老生哼了一声:“你还好意思问。”
“你们村盲流子一大堆,知青过去,还不都给带坏了?”
“自己家家教不好,还好意思说这个。”
那个大嫂顿时尴尬了,看向自己村里的老人。
那个老人也是一脸的尴尬。
这个是真的!
当初选村子安置知青的时候,吴老生就特别考虑过,村里有盲流子的,不安排。
毕竟女学生都年轻,安排过去容易有麻烦。
于莉在旁边忍不住的看着顾英华,这才是真正的知青下乡该有的样子。
这一段,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不只是有各个县的人,还有知青也来参观。
结果,聊起来之后,于莉他们首接沉默了。
但是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
那老头也脸上挂不住了:“以前那不都是穷闹的?”
“现在都富裕了,说亲也好说了。”
“他们再敢,我收拾不死他们。”
“回去我就收拾他们。”
顾英华笑笑:“以后知青常有,以后一定安排。”
这也是好事,以后工厂要下乡的知青肯定少不了,他们热情这么高,是好事。
而且,各个村能忙到缺劳动力,知青们来了虽然辛苦,但是也绝对不难。
不至于为了肚皮发愁。
这才是知青下乡该有的样子。
这里农村原本地少人多,多个人多张嘴都老不愿意。
如今村里是活多人少,巴不得来人干活。
这才是发展该有的样子啊。
顾英华盘算着,这种蘑菇,要是能推广到一些偏远穷的地方,对地方的改善还是很大的。
而且,能增加大批工作人手,知青们以后下乡也会好一些。
不过现在,他没那么大能量。
只能是如今慢慢来。
没有仪式,大家一起吃顿饭就算开学了。
各个村的人都挨个教室看了,给孩子们铺好床,都是赞叹无比。
这个年代,除了城里,哪有楼啊?
更何况杨传福的手下,这几座楼可是建的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