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家常土豆泥的隆昱 作品

第10章 甄嬛传之安陵容10(第2页)

 安陵容从养心殿安插的人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十分震惊。 

 她意识到,这背后定有阴谋,而最大的嫌疑人便是华贵妃。 

 安陵容开始暗中调查此事。她买通了端妃宫中的一些宫女太监,得知了华贵妃买通小太监下毒的事情。 

 同时,她还发现年羹尧为了帮助华贵妃稳固地位,竟从民间寻来了带有时疫病菌的药物。 

 一日两人擦肩而过时,安陵容只轻轻说了声“收好尾巴。” 

 安陵容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地提醒了一句,但华贵妃心中却如遭雷击。 

 她看着安陵容远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镇定下来。“哼,她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我行事如此隐秘,她能有什么证据。”华贵妃暗自给自己打气。 

 然而,华贵妃表面上虽强装镇定,内心却开始忐忑不安。 

 她深知安陵容心思缜密,若是真的被她抓住把柄,自己和年家都将万劫不复。 

 从那之后,华贵妃行事越发谨慎,亦告诫年羹尧收敛脾性,甚至减少了与年羹尧的书信往来。 

 雍正自从被太医诊断出子嗣艰难后,心中好似被重锤狠狠敲击了一番。 

 最初的愤怒与绝望过后,他反倒像是一下子清醒过来,明白了自己身为帝王的责任与使命。 

 自此,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之中,每日天不亮便起身处理奏折,常常忙到深夜才肯歇息,俨然有了历史上那个勤勉帝王的影子。 

 随着对朝政的高度关注,雍正也渐渐将目光落在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几个儿子身上。他深知,王朝的延续与兴衰皆系于子嗣。 

 在一番观察之后,他惊喜地发现,最小的儿子弘晏虽只有西岁多,却聪慧过人,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悟性。 

 这一日,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养心殿内。 

 弘晏如往常一样,被带到了雍正的身边。他穿着一身剪裁合身的小朝服,模样乖巧可爱,却又带着一股机灵劲儿。 

 雍正拿起一本古籍,随意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说道:“弘晏,念给朕听听。” 

 弘晏眨了眨明亮的眼睛,奶声奶气却又清晰流畅地将那一段文字念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能简单地阐述其中的含义,虽然言语稚嫩,却也有几分自己的见解。 

 雍正听着,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忍不住笑道:“弘晏果然聪慧,竟能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当真是朕的好儿子。”说罢,他轻轻摸了摸弘晏的头。 

 从那以后,雍正更是日日让弘晏待在养心殿,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学习治国之道。弘晏也十分争气,学得认真刻苦,每一次都能给雍正带来新的惊喜。 

 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其他皇子的不满。尤其是三皇子,他本以为自己是长子,未来继承大统的希望最大。如今看到弘晏如此受雍正的宠爱,心中的嫉妒如同野草一般疯长。 

 三皇子的生母齐妃也察觉到了儿子的不满,她心疼儿子,便开始在暗中谋划,想要打压弘晏,为自己儿子争取更多的机会。 

 这一日,齐妃趁着弘晏独自在御花园玩耍的时候,派人悄悄接近他。 

 那宫女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糖果,笑嘻嘻地说道:“六阿哥,这是齐妃娘娘特意为你准备的糖果,可好吃啦。” 

 弘晏警惕地看了看那宫女,摇了摇头说道:“额娘说过,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 

 宫女见弘晏不上当,便有些着急,继续劝说道:“六阿哥,这真的是齐妃娘娘的一片心意,您就吃一颗吧。” 

 就在这时,安陵容恰好路过。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连忙走上前去,护在弘晏身前,

冷冷地看着那宫女说道:“是谁给你的胆子,敢在这儿逼六阿哥吃东西?” 

 宫女见是柔贵妃,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地求饶。 

 安陵容将此事告知了雍正,雍正听后大怒,立刻下令彻查此事。经过一番调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原来是齐妃指使宫女所为。 

 雍正对齐妃的行为感到十分失望,他严厉地斥责了齐妃,并削减了她的位分降为齐嫔。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培养弘晏的决心。 

 在雍正的悉心教导下,弘晏一天天长大,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聪慧睿智。 

 他不仅熟读经史子集,对治国理政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雍正看着弘晏的成长,心中满是欣慰,他仿佛看到了王朝未来的希望。 

 后宫之中,经过这次事件,众人也都明白了雍正对弘晏的重视,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打弘晏的主意。 

 安陵容也时刻警惕着,守护着自己的儿子,她知道,在这充满阴谋与争斗的后宫中,只有让弘晏变得足够强大,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安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的局势也越发复杂。一些大臣开始察觉到了雍正对弘晏的偏爱,他们纷纷开始站队,有的支持弘晏,有的则担心弘晏年纪尚小,想要扶持其他皇子。 

 朝堂之上,支持不同皇子的势力逐渐形成对立。那些倾向于扶持其他皇子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在雍正面前旁敲侧击,试图说服雍正不要过早地将重心都放在弘晏身上。 

 “皇上,弘晏皇子固然聪慧,但毕竟年幼,许多事还需时间沉淀。而其他皇子也各有长处,不妨均衡培养,以免日后朝堂生乱。”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雍正微微皱眉,扫视了一圈众臣,沉声道:“朕心中自有考量。弘晏的聪慧与勤奋,诸位也都看在眼里。朕培养他,是为了我大清的未来。但朕也不会忽视其他皇子,你们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莫要在这些事上过多置喙。” 

 大臣们见雍正态度坚决,虽心中仍有不满,却也不敢再轻易开口。 

 然而,暗流仍在朝堂之下涌动,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开始暗中勾结,企图制造事端来阻碍弘晏的成长。 

 与此同时,弘晏在雍正的教导下,进步飞速。 

 他开始跟随雍正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讨论,尽管年纪小,但总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众大臣们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