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家常土豆泥的隆昱 作品

第11章 甄嬛传之安陵容11(第2页)

 欣嫔赶忙拉着淑和跪下,惶恐地说:“贵妃娘娘息怒,是臣妾教导无方。” 

 安陵容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贵妃姐姐,孩子们玩耍间难免有些磕碰,淑和公主也不是故意的,您就大人有大量,饶了她这一回吧。” 

 华贵妃正要发作,雍正带着弘晏来了。雍正看到这一幕,眉头微皱,说道:“不过是孩子们的小摩擦,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华贵妃见雍正来了,只好收起怒气,行礼道:“陛下万安。” 

 弘晏看到锦瑶,走上前去,温柔地说:“锦瑶妹妹,今日可开心?” 

 锦瑶眼睛亮晶晶的,点头说道:“哥哥,这里的花好漂亮。” 

 弘晏笑着牵起她的手,和其他公主一起去赏花了。 

 雍正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对妃嫔们说:“孩子们天真无邪,大家以后也不要为了这些小事伤了和气。”众人纷纷称是。 

 赏花宴结束后,弘晏回到自己的宫殿,心中却一首想着温宜公主。 

 他觉得温宜虽然出身于华贵妃这样跋扈的母亲身边,但却懂事有礼,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而另一边,华贵妃因为在赏花宴上被雍正斥责,心中十分不满。 

 她把气都撒在了曹嫔身上,对曹嫔说道:“都是你教的好女儿,平白给本宫惹麻烦!”曹嫔不敢反驳,只能默默忍受。 

 安陵容回到宫中,看着锦瑶熟睡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 

 这日突然传来太后病情加重,太后自从被雍正关在寿康宫开始,身体就一首不太好,众人也都习惯了太后那边经常请太医。 

 太后久病后没了,紫禁城瞬间被愁云惨雾所笼罩。 

 钟声沉重地回荡在宫墙之间,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头。雍正身着素服,面容憔悴。 

 在太后灵前,他长跪不起,泪水无声地滑落。他这一生得到的母爱不过了了,因着自己知道了太后次次在帮宜修堕胎的事情上收尾,母子俩反目成仇。 

 如今阴阳两隔,他有一丝解脱,也有一些意难平。 

 后宫妃嫔们哭声震天,皆披麻戴孝守在灵堂。在太后的葬礼上,满朝文武、皇亲国戚齐聚一堂。 

 表面上,众人皆悲痛万分,可暗地里,各怀心思。华贵妃哭得声嘶力竭,可心里却在打着小算盘,她的仇人又少了一个,真好。 

 如今就剩下皇上一个了,若不是为着家族考虑,真想也送他下去。 

 等太后的丧礼结束后,后宫更加平静了。 

 安陵容每日只与敬嫔一起带待公主,或者是看书调香,或者练字,有时也会随着白芷一起学习中医知识。 

 后宫如今除了默默无闻的,就是华贵妃一派,莞嫔一派,安陵容跟敬嫔也算一派,在雍正眼里如今的局面最好不过,他也不想再让后宫进人了,能保持三足鼎立就己很好。 

 安陵容想着清朝的公主大多都是和亲蒙古,自己的锦瑶和敬嫔的静婉渐渐长大,也该学些本领了,想着先皇的海蚌公主,若是自己的女儿也能如此就好了。只是得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劝说雍正。 

 这一日,安陵容精心打扮一番,带着精心准备的点心,前往养心殿求见雍正。 

 在殿外等候时,她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裙摆,心中默默组织着言辞。 

 终于,太监通传她可以进去。安陵容轻移莲步,走进殿内,福身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雍正正批阅着奏章,抬头看到她,放下手中的笔,笑道:“容儿,今日怎么有空来朕这儿了?” 

 安陵容起身,将点心呈上,说道:“这是臣妾亲手做的点心,想着陛下每日操劳,便送来给陛下尝尝。” 

 雍正拿起一块尝了尝,赞道:“还是容儿的手艺好。说吧,今日来见朕,怕是不只是送点心这么简单吧,平时朕可吃不到你的点心。” 

 安陵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皇上,臣妾今日前来,是为了公主事情。 

 臣妾想着,如今公

主们渐渐长大,若能多学些本领,日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有所依靠。 

 先皇的海蚌公主聪慧过人,为大清做出了不少贡献,臣妾希望皇上的公主们也能如此。” 

 雍正沉思片刻,说道:“容儿所言有理。只是,这学本领也得有个方向,你可有什么想法?” 

 安陵容眼睛一亮,说道:“皇上,臣妾觉得可以让公主们学习骑射、诗书、礼仪等。 

 骑射能让她们强身健体,在草原上也能应对自如;诗书可提升她们的才情和见识;礼仪则能彰显公主的风范。 

 而且,若是公主们能像阿哥们一般得名师教导,有了足够的能力,说不定日后也能像海蚌公主一样,为大清的安稳贡献力量,而不仅仅是作为和亲的工具。” 

 雍正听后,点了点头:“你想得倒是长远。只是,这骑射之术,宫中恐怕没有合适的女师傅来教导。” 

 安陵容早有准备,说道:“皇上,臣妾听闻有些武将家的女儿也会学些家传的本领,若是有武艺高强,品行端正的,能请她们进宫教导公主们骑射,想必公主们定能学有所成。” 

 雍正略作思索,说道:“既然如此,朕便准了。你去安排此事吧,一定要挑选可靠之人。” 

 安陵容心中一喜,连忙谢恩:“多谢陛下,臣妾定不负陛下所托。” 

 回到宫中,安陵容立刻着手安排。她派人去调查了一番,最终选了两位女师傅,同时也为公主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锦瑶和静婉得知要学习骑射等本领,兴奋不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两位女师傅进宫后,很是珍惜这份差事,认真教导公主们。 

 锦瑶和静婉天赋颇高,学得十分用心,骑射之术进步飞快。 

 与此同时,她们也没有落下诗书和礼仪的学习,每日都会花时间诵读经典、练习礼仪。 

 淑和和温宜倒是因着平日里被嬷嬷教导的文静些,对骑射这些都不太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