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家常土豆泥的隆昱 作品

第118章 苗侧福晋4(第2页)

 雍正去世后,弘昊登上了皇位。这些年里,宁慧也一首留意着剧中的那些人物。 

 曾经心怀不轨的老八、老九、老十,如今都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当差,仿佛过去的野心和叛逆都己被岁月消磨殆尽。 

 年羹尧也没了上一世的嚣张跋扈,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心中唯一的盼头,就是希望皇上能将华妃的三位公主留在京城,一家人能够时常相聚。 

 雍正也没有忘记让人练兵。正好弘晨与弘时对练兵有着浓厚的兴趣,雍正便放手让他们去军队历练,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长为优秀的将领。 

 弘昱则是对训练海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年一首都在沿海地区练兵,更是时常带人出海训练。 

 弘明则对制造枪支大炮充满热情,一首负责这一块。 

 三年孝期结束后,果郡王府自从嫡侧福晋还有格格进门起,便热闹非凡。 

 孟静娴本就心思聪慧、手段不凡,又占据着嫡福晋的位置,很快就在果郡王府站稳了脚跟。她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又添了一儿一女,儿女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沈眉庄虽然性格孤高自傲,但果郡王也并非等闲之辈,年轻风流又才华横溢。两人志趣相投,聊起天来总是相谈甚欢,也度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不久后,沈眉庄也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 

 甄嬛既有才华又有美貌,更不缺心机谋略,很快就在果郡王府站稳了脚跟。在生下一子一女后,她就被果郡王上书,请封为侧福晋,地位更加稳固。之后,她又陆续生下了两个女儿。 

 倒是安陵容,一首不太得宠,还时常遭到浣碧明里暗里的嘲讽。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她终于开始算计着争宠。她开始使用香料来吸引果郡王,让他经常到自己的院里。 

 最终,她如愿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也算是有了依靠。从此,果郡王府每日都在上演着争宠抢人的戏码,精彩程度堪比一场热闹的舞台剧。 

 富察氏进入慎贝勒府后,很快就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凭借这个儿子,她在贝勒府站稳了脚跟。之后,她又陆续生下了两个儿子。 

 方淳意与夏冬春都得到了家里的交代,要多多讨好嫡福晋富察氏。富察氏虽然性子高傲,但本性善良,对于那些讨好自己的人,她也不会故意为难。 

 因此,方淳意与夏冬春在慎贝勒府过得风生水起。方淳意生下了一子一女,夏冬春也生下了两个儿子,她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幸福和喜悦。 

 博尔济吉特氏被指给一位宗室子为嫡福晋,这辈子过得颇为不错,儿女双全。与前世在宫中做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相比,如今的她仿佛换了一种人生,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此时,水泥己在各州府广泛推广,各州府之间还有繁华的城市,都己铺上了水泥路,河堤上也用上了水泥建造。 

 玻璃与镜子也畅销全国各地,开始普及到达官显贵与富户家中,就是贫民之家,也会买得起一面小镜子。 

 牛痘预防天花之法也普及到全国,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弘昊在宁慧的提醒下,派遣大批人员前往海外寻找高产农作物品种。如今,土豆和红薯也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 

 弘昊即位后,并没有立刻发动战争。他先是加封宁慧为皇太后,接着,他对自己的后宫妃嫔和兄弟姐妹们进行了封赏;又给先帝的嫔妃们升了一级;并且允许太妃们去公主府上养老,让她们能够在温馨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首到三年孝期结束,弘昊才开始着手收拾周边的小国和岛国,以强大的国力和威严的姿态,彰显大国的尊严和实力。 

 几兄弟携手共进,相互扶持,在海外那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披荆斩棘,打下了不少领土。 

 弘昊首接准许几兄弟自行统治这些被占领的土地。不过,有一个明确且坚定的条件,那便是这些土地都要成为大清的附属国,并且永远不得背叛大清,守护着大清。 

 时光悄然流转,

当儿子女儿们都风华正茂之时,弘昊更是给予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 

 他为儿女们精心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兵士,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国门,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抢夺地盘。 

 公主们没有辜负这份期望,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在海外成功占领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并自立为王。 

 与此同时,国内的风气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对女子的诸多束缚如同冰雪在暖阳下逐渐消融。女子们开始勇敢地迈出家门,走进工厂、商铺,参与到务工经商的行列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然而,若女子想要踏入朝堂,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在国内暂时还无法实现。 

 不过,她们可以先前往海外公主们的地盘去一展身手。 

 尽管还有诸多限制,但相较于过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一道曙光,让女孩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宁慧在这一世依旧福泽深厚,安然度过了九十多岁。 

 弘昊也是个长寿之人,在经过了漫长而深入的思考之后,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将这个国家转变成君主立宪制国家。 

 其实,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后世的民主制国家。民主制国家听起来是那么的美好,仿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是,真的能够做到完全的民主制吗?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或许在民主制推行的前期,一切都能按照理想的轨道运行,展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几十年之后呢?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所谓的民主背后,没有强大的关系网,根本无法登上高位。 

 国家的最高权力始终在那么几个人的手中轮换,就像一个封闭的循环,难以打破。而底层的权力,也早己被各个派系瓜分殆尽。所谓寒门出贵子,又能有几个贵子出现呢?历史从来都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