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皇帝的话一出口,李纲、宗泽和徐处仁相视一望,自有默契。  官场做事,要考虑好一切。 

 在三人运作对付吴敏的时候,就考虑了吴敏被罢相后,谁适合接任的事情。只是他们有想法,皇帝同样有想法。 

 他们提及的人选,必须契合皇帝的标准才行。 

 皇帝不同意,一切是白搭。 

 皇帝和历代大宋皇帝是不一样的,皇帝深得军队拥护,深得百姓支持,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 

 在皇帝的强权笼罩下做事,压力是很大的。 

 李纲现在是百官之首,深得皇帝信任,可是也担心自己提及的人选,会被皇帝否定,更担心皇帝觉得他擅权。 

 恰是如此,李纲没有立刻抛出自己的人选,试探着道:“陛下,吴敏被免去,要补充一个人选,是否要考虑资历呢?如果论资历,何栗担任副相多年,更是状元出身,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赵桓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纲一眼,没有直接给出答复,反问道:“李卿觉得合适吗?” 

 李纲连忙道:“臣听陛下的安排。” 

 这是李纲的表态。 

 作为文官之首,李纲没有和皇帝争夺什么话语权,主动提议了一个人。皇帝现在直接反问,显然是不满意。 

 恰是如此,李纲就明白了意思,主动请皇帝安排。 

 皇帝如果不提议人选,他再做提议。 

 赵桓神情稍微柔和,继续道:“此次论礼,何栗从始至终都没有表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成了中立的派系。” 

 “遇到大事情的时候,一个大宋的副相不敢担当不敢作为,自然不能委以重任,让他继续担任副相,协助你们处理事情。” 

 李纲点头道:“臣明白了,敢问陛下,可有接替吴敏的人选呢?” 

 徐处仁主动道:“陛下圣明独断,请您明示。” 

 宗泽道:“请陛下明示。” 

 赵桓心中点了点头,不是他非得去敲打一番,是皇权和臣权之间天然就有争斗,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敲打试探一番,看看他们的反应。 

 如果文官掌握了政务后,产生了权利欲望,要一步步提拔自己人掌权,且夹带私货,那肯定不行。 

 没有私心的情况下,提拔的是应该提拔的人,赵桓自然不会随意敲打,也不会随意否定提拔的人选。 

 刚才的何栗,自然不行。 

 赵桓说道:“现如今空缺的相位,依照朕的想法,安排杨时最合适。” 

 “一方面,杨时的履历已经足够了。” 

 “另一方面,杨时担任宣抚使稳定江南,立下了大功劳,更解决了江南盐钞带来的危机,消弭了江南的隐患,使得朝廷不会腹背受敌。” 

 赵桓问道:“朕觉得杨时合适,你们可有异议?” 

 徐处仁直接道:“臣没有异议!” 

 杨时不仅是大学问家,更造福百姓稳定江南。更何况,杨时的年纪比他都大一些,能当几年呢? 

 杨时可以! 

 宗泽也没有反对,正色道:“陛下,臣也同意。” 

 李纲和杨时的关系不错,毕竟他和杨时一个是太子太傅,一个是太子少傅。  论及对太子的教育,李纲多一些。可是在学问上,杨时能弥补李纲的不足,加上两人也没有争斗,李纲也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