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浅月 作品

第二百零四章 逆子的心思(第2页)

 “好。”崇祯暗喜太子党内部出现裂痕,“朕这就写手诏。” 

 朝会散去,朱慈烺单独召见吴襄,老将军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老将军,本宫让三辅去望城迎接郑芝龙。”朱慈烺开门见山地说。 

 吴襄心中不悦,但还是恭敬应下。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深谙进退之道。 

 “老将军莫要多想。”朱慈烺看出了吴襄的心思,笑着解释道,“郑家虽是商贾巨富,但终究比不得将门之家。这次就让三辅走一遭,主要是考察那个叫白栋信的西洋将领。听说此人精通西洋战法和筑城之术,若真有本事,三辅也好向他请教。另外,也得让郑芝龙和西洋人领教一下我军的火器威力。” 

 吴襄闻言,表情稍稍缓和,拱手向朱慈烺作揖道,“听凭千岁爷指示。” 

 水镇上人声鼎沸。 

 玉水与大运河在此交汇,本该是商贾云集之地,可这几年战乱不断,商业早已萧条。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只剩下几家老字号还在苦苦支撑。 

 但今日不同。 

 街道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百姓,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小车,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空气中飘散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茶馆酒肆里传出阵阵笑语。 

 “老刘,你家今年准备买些什么年货?”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农在路边停下脚步,向迎面走来的熟人打招呼。 

 “能买什么啊,”被唤作老刘的中年汉子摆了摆手,“就买点肉,给孩子们添件新衣裳。”说着,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多亏了太子殿下免了五年税赋,要不然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可不是嘛!”老农点头附和,“以前光是三饷就够我们受的了,现在好了,总算能喘口气。” 

 确实,自从太子朱慈烺下令免除五年税赋、取消三饷、免除积欠以来,百姓们的日子总算好过了些。虽然北京已经沦陷,大明朝廷南迁,但在江南这片土地上,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一丝希望。 

 戏园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台上正在上演《大沽口太子显神威》,锣鼓喧天,丝竹悠扬。金盔金甲的“太子”正与花脸番将斗得难解难分,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靠近戏台的雅座里,一名翠衣少女正看得入神。她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眉目如画,肌肤胜雪,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闺秀。每当“太子”使出一招漂亮的武功,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太子爷好厉害!”少女双眼放光,完全沉浸在戏中情节里。 

 在她身边,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却撇了撇嘴:“茶姑姐,这哪像真的?我听说太子爷打仗都用火铳的,哪有用这种大刀的。” 

 “小华,你懂什么!”少女白了他一眼,“这是戏,当然要用关刀才威风。再说了,你见过太子爷打仗吗?” 

 “我是没见过,”小男孩一脸狡黠,“不过你很快就能见到了。” 

 “什么意思?”少女一愣。 

 “我都听见了,”小男孩压低声音,“叔父和我爹在船上商量,就是要把你送进宫给太子爷当妃子。” 

 “你、你胡说什么!”少女脸颊顿时飞红,“谁要嫁给太子爷了!” 

 “是真的,”小男孩一脸认真,“我亲耳听见的。叔父说,太子殿下年轻有为,若能结为姻亲……” 

 “别说了!”少女羞得站起身来,“走,我们去问个清楚!” 

 这翠衣少女正是郑芝龙的女儿郑茶姑,而那小男孩则是陈鼎之子陈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