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相的税收会议(第2页)
“天下已是这般光景,您又何必再执着?”朱慈烺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劝诫,“不如让位于我,这分明就是老祖宗的意思。让儿臣来收拾这烂摊子,您安享晚年便是。”
“朕、朕不让!”崇祯咬牙切齿,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何必如此?左良玉年迈多病,命不久矣。等他死后,无人再保父皇,这皇位终究是要让的。”朱慈烺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崇祯不屑地哼了一声,倔强地扭过头去。
“那便再等几月?”朱慈烺往前走了一步,“待左良玉去后再内禅,儿臣定让父皇享尽荣华。”
见崇祯仍是不语,朱慈烺轻叹一声:“儿臣先行告退,您就赶紧去给老祖宗认错吧。”
说罢,他转身离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四方城中回响。崇祯跪在石壁前,双肩颤抖,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
“慈烺这小子实在是太过分了,奸诈凶残,若让他登基,天下百姓定会怀念朕的治世!”崇祯的哭声在空荡的祖陵中回荡。
石壁无言,唯有山风呜咽,似在为这对父子的纷争叹息。远处,朱慈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晨雾中,只留下一地未散的愁云。
四方城外,钱谦益等人战战兢兢地等候。看到太子独自走出,他们不约而同地低下头,不敢去猜测方才父子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朱慈烺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扫过众人:“回宫吧。”
一行人默默跟上,只留下崇祯一人在祖陵中痛哭。这一日的请罪,究竟是请罪还是问罪,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崇祯十八年正月十八,南京城一片喜气洋洋。
江南学宫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欢声笑语,有人神色凝重。无数举人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恩科大比中大展身手。寒风凛冽,却丝毫无法浇灭众人心中的热情。
松江才子罗大公站在贡院门前,看着来来往往的考生,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弧度。他身着一袭青衫,腰间系着玉带,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这次恩科,不是状元,就是榜眼。”罗大公心中暗道,随即又摇了摇头,似乎觉得自己想得太过理所当然。
一阵香风飘过,罗大公不由得想起了江南七秀之一的李昱霖。那日在玉溪河畔,李昱霖抚琴时的婀娜身姿仿佛还在眼前。当她答应下嫁时,那双明眸中闪烁的光芒至今让他心神荡漾。
“罗兄!”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转头望去,是同乡好友张明远。张明远脸上带着几分疲惫,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
“张兄,你总算来了。”罗大公拱手相迎,“我还担心你赶不上考期。”
张明远苦笑道:“差点就真的来不及了。路上遇到了一伙山贼,幸好有官兵巡逻,这才脱险。”
“山贼?”罗大公眉头微皱,“最近确实不太平,听说连京城都……”
话未说完,贡院大门轰然打开。几名身着蓝衫的衙役走了出来,其中一人高声喊道:“进场了!”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考生们纷纷整理衣冠,准备入场。
“罗兄,我们进去吧。”张明远拍了拍罗大公的肩膀。
罗大公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跟随人流走进贡院。
贡院内,数千间考棚整齐排列。每个考棚都只容一人,显得格外简陋。罗大公按照号牌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