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浅月 作品

第二百三十四章 投笔从戎

 “臣愿意投笔从戎!”阎应元抱拳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臣也愿从军!”戚元弼紧随其后,那份来自血脉的军人气质在这一刻尽显无遗。 

 朱慈烺看着三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暗喜。这三人若是真能成才,对大明来说将是莫大的助力。 

 “好,那就这么定了。”朱慈烺重新坐回主位,“四月份武略堂开学,你们要做好准备。” 

 “臣等遵命!”三人再次行礼。 

 走出文华殿,春日的暖阳照在身上,却驱散不了徐尔默心中的忐忑。他摸着胸前的十字架,喃喃自语:“没想到我一个文人,居然要去学打仗。” 

 “这有什么。”戚元弼笑道,“文武之道,一体同心。况且你又不用上战场。” 

 阎应元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这是在给我们机会。你看看现在的朝廷,文官当道,武将凋零,这样下去如何能够抵挡外敌?” 

 三人边走边聊,渐渐远去。 

 朱慈烺站在殿中,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三人,一个负责传授军事理论,两个负责实践。只要他们真能学有所成,那么大明的军事改革就有了希望。 

 至于他们想要回去当文官?朱慈烺轻笑一声。等他们尝到了带兵打仗的滋味,怕是就不会再想着回去做文官了。 

 朱慈烺揉了揉发酸的脖子,一整个上午的面试让他有些疲惫。殿内檀香袅袅,窗外阳光正好,但连续几个时辰的谈话还是让他感到些许倦意。 

 “殿下,要不要先休息片刻?”一旁的太监总管王承恩轻声询问。 

 朱慈烺摆摆手,指节轻叩案几:“不必,下午还有许多人要面试。”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活动着僵硬的筋骨。 

 “小爷,几位阁老和新科状元、榜眼、探花都已到殿外候着。”黄小宝快步走进来禀报,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 

 朱慈烺整理了下衣冠:“让他们进来吧。” 

 殿门缓缓打开,魏藻德等六位阁老带着新科三甲鱼贯而入。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他们身上,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众人齐声行礼。 

 “免礼。”朱慈烺挥手示意他们就座,自己却没有立即落座,而是继续在殿内踱步,“一上午面试下来,实在有些闷得慌,今日就不上午朝了,咱们边用膳边聊聊新政如何?” 

 王承恩会意,立即吩咐内侍准备午膳。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些大明朝的重臣,嘴角微微上扬。这些人很快就要成为天下文官的公敌了。不过,改革总要有人当这个恶人。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轻叹一声。 

 “罗爱卿,”朱慈烺将目光投向状元罗大公,“你是新科状元,对于即将推行的官制改革,可有什么见解?” 

 罗大公正了正衣冠,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回禀殿下,臣以为我朝官制应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朝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如知县、县尉等;另一类是幕职官,由地方自行招募,包括原有吏员。”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朱慈烺在案前坐下,“详细说说。” 

 罗大公继续道:“以臣家乡松江府为例,本地人更了解当地情况,若能让他们参与地方治理,必能事半功倍。” 

 “可有人担心本地官员会与地方士绅勾结。”魏藻德突然开口,眉头微皱。 

 罗大公不慌不忙:“大明律法森严,御史台监察有方,谁敢贪污受贿,抄家灭门便是下场。况且……”他看了眼朱慈烺,“克难新军就在附近,谁敢生异心,无异于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