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第一名

由于六弟厌学成性,朱国良最终同意了他的休学请求。

 “孩子若不读书,将来又能做什么?”他无奈叹息。

 作为教师的二姐则愤怒不已,但六弟自信满满地说:“我有很多路可以走。

 ”

 事实证明六弟所言非虚。

 辍学后,他卖过菜、送过报、送过奶,还摆过地摊。

 他敢于尝试各种工作,令父亲既惊讶又感慨。

 如今,六弟经营一家小饭馆,尽管盈利有限,但他乐在其中,对生活充满满足感。

 六弟的双胞胎妹妹七妹则截然不同。

 她乖巧懂事,学习刻苦,无需他人督促,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1931年,她不仅是家中最乖巧的孩子,对长辈的话总是报以微笑并点头应允。

 在学校里,她也是老师偏爱的学生,与性格迥异的六弟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七妹正在香江大学就读。

 这次家里得知朱国良的电影入围电影节,全家人齐聚一堂为他庆贺,热闹非凡。

 “我想问问你,我和我的妻儿还有岳父岳母也想去电影节看看,你那里还有多余的票吗?”常规语气平和。

 “需要哪种票?他们是受邀嘉宾吗?”朱国良有些意外,之前常规从未提过要带家属同行。

 “不用那么复杂,我们只需要普通的观众票就行。

 ”

 每位父亲似乎都有宠女情节,常规也不例外。

 “我记得好像给了几张观众票吧。

 ”朱国良听罢松了口气,毕竟对方只是想体验氛围,而非正式参与。

 “好的,那就拜托你帮忙了。

 ”常规因电话那头的喧哗早已打算结束通话。

 挂断后,朱国良翻阅通讯录立即拨出另一通电话。

 “大哥,你在忙什么呢?”大家显然留意到刚才他的举动。

 “忙着处理个人事务。

 ”朱国良显得不耐烦。

 所幸都是亲人,大家理解他在工作时不喜欢被打扰的习惯。

 1932年,电话响起后不久就被接起。

 “喂,小汪?”小汪是电懋公司的管理人员,工作一向严谨负责。

 “是朱经理吗?请问有什么事?”小汪的声音充满活力。

 “有些事情想请教您。

 ”朱国良郑重地说,“香江电影节的普通观众票还有吗?苏总需要几张。

 ”

 “是普通票还是红毯票?”小汪追问。

 “只是普通的电影票,主要是体验氛围。

 ”小汪听后立刻回应:“很抱歉,我们已无多余票,按惯例应有十张,但今年只拿到三张红毯票。

 ”

 朱国良听完有些失望:“如果你能帮忙协调就好。

 ”

 小汪语气中透着歉意:“恐怕不太可能,而且时间紧迫,明天就开幕了。

 ”

 沉默片刻,小汪承诺尽力尝试。

 最终,朱国良决定亲自联系。

 小汪感到很愧疚,毕竟这类事务本该由她负责。

 “没关系,时间紧迫,你尽快把电话给我。

 ”明天电影节即将开幕,尽管苏总只是想了解下情况,但朱国良明白自己必须完成这项任务。

 小汪听朱国良这么说,立刻将电话号码发送了过去。

 朱国良拿到号码后立即拨通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