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青春越过点球线
球员通道的铁门被撞开时,混合着雨水和草腥气的风卷着欢呼涌进来。纪风刚跨过球员通道的门槛,就被冲上来的王帅一把抱住——这位扑出关键点球的门将手套还没摘,掌心的胶粒蹭得纪风脖子发痒,黄色护腕上的泥水全蹭在了红色球衣上。“我就知道你能进!”王帅的声音带着哭腔,额头上的青筋还没消下去,“最后那个假动作,汉斯那表情,绝了!”
更衣室里早已成了欢乐的海洋。李阳坐在长椅上,队医正给他重新固定膝盖上的绷带,他却顾不上疼,扯着嗓子喊:“王帅你刚才扑阿米里那下,跟弹簧似的!我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艾瑞克正站在衣柜上,对着天花板比划着纪风罚点球的姿势,一会儿用中文喊“助跑”,一会儿切换成法语念叨“完美的变向”,最后被周洋一把拽下来:“快下来,柜子要被你踩塌了!”
林宇轩挤在人群最前面,手里还攥着和克劳斯交换的蓝色球衣,球衣下摆沾着草屑。他拍着纪风的后背,声音比谁都亮:“兄弟,刚才我就站在禁区边,看见球进的瞬间,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说着又转向王帅:“帅子,你扑第三个点球时是不是早就预判到方向了?我看你身体都提前动了!”
张军指导背着手站在门口,衬衫袖口卷到胳膊肘,平日里严肃的眉头此刻舒展着,看着队员们闹成一团,只是偶尔咳嗽一声:“行了行了,汗水混着雨水,都赶紧擦擦,别着凉。”可他自己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眼神扫过每个队员时,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欣慰。
艾瑞克突然跳到衣柜上,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法语腔调的中文唱起了国歌的副歌。一开始还有人笑他跑调,可唱着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王帅扯着嗓子吼,李阳跟着节奏点头,纪风站在中间,看着队友们泛红的眼眶,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这几的青训时光,那些在雨中加练的夜晚,那些输掉比赛后的沉默,原来都在等着这一刻。
这时,中央广播电视台的两个工作人员站在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为首的记者脸上带着激动的红晕:“张指导,打扰一下,想邀请您和几位队员去参加个临时访谈,全国观众都等着听你们说几句呢。”
张军点点头,目光在更衣室里扫了一圈:“纪风肯定要去,王帅是功臣,也得去。”他指了指还在哼歌的艾瑞克:“艾瑞克,你外语好,跟国外媒体也能说上几句,一起去。”最后看向替补门将李磊,磊子,你这场也在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人都愣住了,随即脸上爆发出更亮的光。王帅一把摘掉手套,在裤子上蹭了蹭手:“访谈?我……我该说点啥?”艾瑞克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我要告诉我外公,他总说我在中国队踢不上主力,今天我要让他看看!”李磊扶着旁边的柜子站起来,腰板挺得笔直:“没问题,只要能说的,我都跟大家说。”
纪风正整理着被扯皱的队长袖标,眼角的余光瞥见林宇轩慢慢退到了人群后面。刚才还亮得像星星的眼睛,此刻暗了下去,手里的蓝色球衣被他攥得更紧了些。他低着头,用手指抠着球衣上的队徽,刚才还挂在脸上的笑容,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消失了。
艾瑞克跳下来时撞了林宇轩一下,才发现他的不对劲:“怎么了?不高兴?”林宇轩连忙摇摇头,扯出个笑容:“没有啊,替你们高兴呢。”可声音却有点闷,眼睛瞟向门口,又飞快地低下头——他刚才还在幻想,要是能上访谈,一定要跟爸妈说“你们看,我今天突破那几下还不错吧”。
张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走过去拍了拍林宇轩的肩膀:“宇轩,这次没叫你,是因为后面的比赛更关键,你得留着力气。”林宇轩用力点头,喉咙里“嗯”了一声,却没敢抬头——他怕眼里的失落被人看见。
纪风走过来,把自己的毛巾递给林宇轩:“擦擦汗,刚才跟克劳斯拼速度时,你那下回防太关键了,没你那脚断球,可能根本拖不到点球大战。”林宇轩接过毛巾,胡乱抹了把脸,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的湿意被擦掉了些:“真的?”
“当然是真的。”纪风看着他的眼睛,“访谈算什么,接下来的半决赛,你的边路突破才是重头戏。”
林宇轩攥紧了毛巾,用力点头,刚才沉下去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托了起来。他看着纪风、王帅他们跟着张指导往门口走,艾瑞克路过时还冲他做了个鬼脸,李阳回头朝他竖了竖大拇指。更衣室里的喧闹散去一半,剩下的队员们开始收拾东西,有人哼起了刚才没唱完的国歌,有人在讨论刚才的比赛细节。
林宇轩走到自己的衣柜前,把克劳斯的蓝色球衣叠好,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他摸了摸胸前的号码,突然觉得刚才的失落淡了许多——是啊,比起上一次访谈,能在半决赛里再踢一场好球,才是更重要的事。他抬头看向窗外,东京的夜空还飘着细雨,但远处的国立竞技场灯火通明,像是在等着他们继续书写新的故事。
更衣室的铁门被雨水打得簌簌作响,后勤组的老张抱着一摞折叠整齐的安踏龙符外套站在门口,塑料雨衣上的水珠顺着帽檐滚落在地,在瓷砖上砸出细小的坑洼。王帅刚要伸手去接,老张却退后半步,用下巴指了指墙上的紫外线消毒灯:“先过安检。”
中国队的防疫纪律在东京奥运村出了名的严苛。当其他国家运动员在食堂摘下口罩自拍时,中国队员连从房间到训练馆的百米距离都要全程佩戴印有五星红旗的医用外科口罩。老张身后的推车上,码着整箱的口罩和消毒凝胶,每个外套袖口都别着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备用口罩和写有“中国奥委会”字样的金色徽章。
“李阳,你的L码。”老张掀开最上面的外套,白色面料上的暗纹龙鳞在灯光下泛着哑光,领口内侧的红色刺绣“”二字是叶锦添亲自设计的。艾瑞克接过衣服时,中法混血的深邃眼瞳突然亮起来,他用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肩部的压花龙须:“像里昂大教堂的浮雕。”主教练张军正在给队员分发口罩,闻言抬头笑了:“这是汉代织锦纹样,两千年前就有了。”
李磊站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捏着训练服下摆。作为替补门将,他领到的外套是备用款,没有正式队员胸口的金色祥云刺绣。老张递给他衣服时,特意多塞了两包消毒湿巾:“别耷拉脑袋,备用队服的透气网眼是最新科技,比正式款还轻15克。”
更衣室瞬间被红白两色填满。王帅把外套举过头顶,龙纹在荧光灯下如波浪般流动,裤脚的红色渐变像是被风吹动的火焰。张指导突然拍了拍手:“口罩戴严实了!”二十个白色口罩同时遮住下半张脸,唯有眼睛里的战意透过雾气灼灼发亮。
后勤车在雨幕中疾驰时,王帅隔着口罩瓮声瓮气地说:“刚才看见德国队在食堂聚餐,没一个戴口罩的。”艾瑞克把龙符外套的拉链拉到顶,露出高挺的鼻梁:“他们的队服没有龙鳞。”坐在前排的张指导从后视镜里看了眼队员们,嘴角微微扬起——他知道,这套融合氮气超临界科技的战袍,不仅是安踏耗时三年研发的成果,更是十四亿人托举的期待。
访谈中心的玻璃门打开时,全红婵和陈芋汐刚结束访谈。两人的金牌在灯光下格外耀眼,而中国队队员们身上的龙符外套,在潮湿的空气中蒸腾着热气,仿佛真有巨龙潜伏其中,随时准备腾空而起.
访谈中心门口的消毒地垫还洇着水,何威仪教练正帮全红婵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口罩绳,就见走廊那头走来一行人——中国国奥队的教练和队员们都戴着统一的白色口罩,胸前的安踏龙符外套在灯光下泛着哑光,领头的张军指导步伐稳健,老远就朝这边点了点头。
“何指导,史指导。”张军摘下一半口罩,露出带着笑意的脸,声音压得温和,“刚看了跳水队的回放,红婵那几跳,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全红婵的主管教练何威仪也笑着回应,手里还捏着刚从休息室拿来的消毒凝胶:“张指导客气了,你们点球赢德国队那场,才是真提气!我在食堂看直播,最后那个球进的时候,筷子都差点掉了。”他侧身让过身后的陈芋汐,“这是史指导带的陈芋汐,双人10米台刚拿了金牌。”
陈芋汐的主管教练史美琴上前一步,隔着半米远朝张军伸出手,又想起防疫规定,手在半空转了个弯,改成了拱手:“张指导的队伍能拼进四强,不容易啊。这群孩子看着年轻,场上那股韧劲,跟你们平时抓纪律分不开。”她目光扫过国奥队员们整齐的口罩,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刚才在访谈间,就听工作人员说中国足球队的防疫是最严格的,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