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认知牢笼(第2页)
得失模型,是认知洁癖的温床。你做某件事,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能得到什么,或者避免失去什么。得失模型的危险在于,它会让你的认知变得极端化。为了追求某种“得”,你会排斥一切可能导致“失”的东西;为了避免某种“失”,你会放弃一切可能带来“得”的选择。
得失模型最大的弊端在于,它把世界切割成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你要么对,要么错;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二元的,可得失模型会让你相信,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认知洁癖者往往是那些被得失模型绑架的人。他们的世界是由一块块碎片拼凑起来的,而这些碎片,都是他们认知里“正确”的部分。问题是,当你只看碎片的时候,你永远无法看到完整的图景。而认知的完整性,正是打开世界的钥匙。
四
要走出认知洁癖的牢笼,你必须先承认一个事实:你的认知并不完整,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很多人不敢承认这一点,因为承认认知的不完整,意味着你要直面自己的局限性。而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局限。我们更喜欢活在一种虚假的安全感里,假装自己已经看透了世界,假装自己的认知是无懈可击的。
但如果你想要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打破这种虚假的安全感。你要允许自己被质疑,允许自己被挑战,甚至允许自己被推翻。只有在一次次的质疑和挑战中,你才能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才能看清那些被你过滤掉的部分。
认知的迭代,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革命。而革命的代价,是你必须忍受痛苦。你必须把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拆解开来,把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连根拔起,把那些看似正确的逻辑推翻重建。这是一种抽筋扒皮的过程,但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另一条走出认知洁癖的路,是建构一个更宽容的得失模型。
宽容的得失模型,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多维度的。它允许你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允许你接纳那些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它让你明白,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你以为的“失”,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得”;而你以为的“得”,也可能是一种隐形的“失”。
要建构这样的得失模型,你需要一种终局思维。终局思维的核心,是跳出眼前的得失,去看事情的全局和长远。只有当你能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摆脱得失模型的束缚,才能从认知洁癖的牢笼里走出来。
五
认知洁癖的背后,是人性对安全感的执念。而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认知的过滤,而是来自认知的开放。
当你放下对确定性的执念,接受世界的复杂和多样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正在向你敞开。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由无数种可能性组成的。
认知的自由,不是来自于对世界的控制,而是来自于对世界的接纳。真正的自由,不是你能掌控多少,而是你能接受多少。
所以,放下你的认知洁癖吧。走出那个被过滤的世界,走进那个复杂而真实的世界。那里才是你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