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参加高考
方忆 修改于6.3
陆续收到了四所院校的专业合格通知书,让黎暄的信心大增。就此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把自己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复习中。在随后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稳中有升。就连原先因复习火候不到,成绩较差的政治、历史、地理,也逐渐的赶了上来。
看儿子充满自信地备战文化课,小美和黎远山都很欣慰,渐渐都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他将来报考志愿的方面。每天晚上吃过饭,俩人也没时间外出散步了,而是钻进书房开了电脑,在网上不停浏览搜索着有关艺术类院校这一年的招生情况。
随着专业课成绩的公布,各艺术院校也同时出台了录取细则。小美查到中央美院数学不计成绩,而津门大学、中国美院和江南大学的数学都是按照不同比例记入综合成绩的;中央美院那里是文化课达到最低分数线时,再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其它三所大学录取都是按照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津门大学专业课和文化课就像早先她听说的一样——各占50%;中国美院则是专业课占70%,文化课占30%;江南大学是专业课占60%,文化课占40%。
四所院校对语文和英语科目都有最低分数线要求,也就是说,分别要达到八十分和六十分以上。
“我听暄暄的美术老师说,往年不算数学成绩,文化课录取线基本要在三百分左右。”
深夜,黎远山从书房出来,见小美正准备洗漱完睡下,忙把老师那里打探来的消息告诉了她。
“咱暄暄的专业成绩在录取边缘,除非他文化课非常突出。。。”那些日子,小美夫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打听四所学校以往录取情况和当年录取的趋向,一边做着分析对比,一边假设和估算着。
照黎暄的文化课成绩状况,上江南大学肯定没问题,他的专业成绩全国排名30名左右;津门大学的专业成绩虽然排在106名,但也有相当的优势;中国美院的录取方式对他很有利;而中央美院的专业课成绩虽然比中国美院的名次靠前不少,但中央美院的竞争太激烈,而且从录取方式上看也不能充分体现他文化课好的优势。
就这样,夫妇俩在反复不断的预测和估摸中,和儿子黎暄一道迎来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
六月岛城的天气虽然烈日当头,但凉爽的海风驱散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热浪,所以并未让人觉得夏日的来临。因为有了四所专业成绩合格的支撑,黎暄的表现也算轻松、镇静,毕竟考艺术类的,文化课成绩过关就好。
两天紧张的考试,小美和黎远山并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着孩子前往考场,然后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相反,他们选择安静地待在家里,为儿子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等待他考试结束归来。
然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他们的内心其实并不轻松。每次黎暄考完一场试回到家,小美和黎远山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他考试的情况。虽然黎暄的自信和冷静让他们稍稍放心了一些,但当他们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今年文化课考试难度较大的评论时,心中的担忧又被重新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