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山海关之战(六)

吴国忠凝视着那些朝城墙冲锋的京营降兵,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转头望向身旁的郑泰。

 郑泰明白他的疑虑,果断地点了点头,声音坚定地说:“这些京营降兵,在京城背叛朝廷,投身闯逆,致君父蒙难,已是罪不容诛。无需留情,全力击溃他们!”

 听到郑泰的话,吴国忠心中的犹豫瞬间消散。他深吸一口气,向传令官果断下令:“准备火炮!决不能让这些敌人接近城墙半步!”

 这两千名京营降兵,此刻在西罗城那边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激烈的厮杀声中,心神俱裂,倍感惊恐。然而,当进攻的命令下达时,他们尽管心中极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拿起兵器,硬着头皮向前冲去。

 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压阵的顺军数量是他们的数倍,任何后退的举动都将意味着被无情地斩杀。若能攻下城池,或许还能有条活路,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冲锋。

 西罗城之外自然也是挖了壕沟和绊马坑的,这些降兵的任务主要就是开路,几十辆盾车在前,每辆盾车都面都藏着二十多名士兵,都扛着土袋,在盾车身后躲在,展开了横向两百多米的阵型向着壕沟而去。

 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城头上的十几门佛郎机炮齐刷刷地发射,烈焰喷射而出,炮口形成了一道道炽热的火舌。

 作为大明朝的军事重地,山海关自然储备着丰富的火炮与弹药。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吴三桂从宁远撤军时,他还带回了一批火炮的弹药,这无疑为山海关的防御增添了更多的力量。

 在火炮的猛烈轰击下,那些被铁弹击中的盾车瞬间四分五裂,碎片四散,紧随其后的士兵也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仅仅一轮炮火打击,还未接近壕沟的降兵便已经死伤近百人,场面惨烈至极。

 天下渐渐暗沉下来,经过几个时辰拼杀,降兵的攻势一波比一波小,但却没有中断,降兵的性命虽然不值钱,但李岩还是小溪流水般的往上派,必须要撑到清军到达山海关之外才行。

 在城墙上,吴国忠的心情异常沉重。身为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他从未经历过如此特殊的战斗。为了验证郑泰的情报是否准确,吴国忠也派遣了手下最出色的斥候出关侦察清军的动向。

 此刻,他已下定决心,如果关外没有发现清军的踪迹,收到任何人的命令,他都不会让顺军突破北翼城的防线。

 这个时候郑泰已经离开北翼城,去了吴三桂身边,北翼城留下一名锦衣卫协助吴国忠,这些吴国忠倒是不怎么担心,周围都是自己的亲兵,一名锦衣卫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其实原本历史轨迹上,听闻吴三桂投靠满清,吴国忠愤怒无比,他是辽东人,亲眼见证过建奴的残暴,亲朋友好友也多数死在建奴手中,原上百万辽民,如今也就剩下十几万,同建奴可谓是仇深似海。

 所以吴国忠率领北翼城投降了顺军,后虽很快被吴三桂剿灭,但也造成了关宁军的分兵,让西罗城的主力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在这个时间线上,一切当然已经发生了改变,此时西罗城下的关宁军已经收拢回城内,而不是同原本历史轨迹上一样,一直同顺军激战一个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