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山海关之战(六)(第2页)

 迎恩楼,这座矗立于西罗城后方的巍峨建筑,因其面向京城,寓意着迎接皇恩,因此得名。这里,正是吴三桂的中军本部所在地,是山海关城西面的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在城楼之内,吴三桂端坐于主座之上,神态沉稳。他的幕僚宁致远坐于下首,旁边则是朱慈烺派来的锦衣卫郑泰,以及一众忠心耿耿的将领。

 杨坤踏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些许不解:总镇,我军已经全面撤回城内,今日一战,顺军损失惨重,我军尚有余力再战,不知大帅为何决定退守城内?”

 吴三桂目光深邃,声音平静:“清军已逼近山海关。”

 听到吴三桂的话,除了宁致远和郑泰外,众将皆震惊不已,他们虽然知道吴三桂曾向满清借兵之事,但普遍认为清军会从长城入关,与顺军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吴三桂此刻的言语却透露出清军已近在咫尺的紧迫形势。

 吴三桂果断地打断了众人的热烈讨论,他眼神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本镇深思熟虑后,已经决定采纳‘驱虎吞狼’之策,旨在引诱建奴入关,与内贼交锋。我等必须依照计划,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山海关!”

 此言一出,众将再度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一位守备将军走上前来,面带忧虑地提出质疑:“总镇,建奴狡猾多变,他们怎么可能轻易上当?我军又该如何在行动中确保全身而退呢?”

 宁致远见状,沉稳地接过话头,他是知道全盘计划的,于是安抚道:“各位将军,既然总镇已经做出决定,必然已有周密的计划。我们应当信任总镇,安心领命,共同执行这一战略。”

 吴三桂对宁致远的回应表示了赞赏,他微微点头,然后大声命令道:“传我帅令!”

 楼内的众人立即安静下来,肃然站立,等待着吴三桂接下来的详细命令。

 “杨坤副将亲自率领两千步兵坚守西罗城,务必拖住流贼。”

 吴三桂声如洪钟,清晰而坚定地下达命令,

 “至于其余各部,必须立即组织士兵以及转移战马辎重,火炮弹药等物资沿着长城,至南翼城和宁海城,一定不要引起流贼的注意,完成转移后,即刻等待本镇的下一步命令。”

 众将领听命后,虽然心中疑惑重重,但仍旧整齐地行礼离去,吴三桂目送他们离开后,转身看向郑泰,关切地问道:“郑大人,宁海城的各项准备可都已妥当?”

 郑泰微微颔首,回答道:“伯爷请放心,所有准备工作都已按照计划进行,无一遗漏。”

 吴三桂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表情,但紧接着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郑泰也告退,前往宁海城继续监督各项准备工作的进行。

 目送郑泰离去的背影后,宁致远转过视线,眼神复杂地看着吴三桂,慎重地问道:“伯爷,我们真的要选择东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