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夔门保卫战(三)
次日的拂晓,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献营的船队便兵分两路,展开行动。
其中一路沿长江主航道全速前进,目标直指白帝城,意图开辟出前进的通路,另一路则气势汹汹地朝着盛家山脚下进发。
企图突破明军在那里的防线,将兵力运送上岸,进而占领盛家山顶,从制高点攻击明军,掩护长江之上的船队。
九道拐前的江面十分宽广,献营的几艘大型福船横亘其上,十门红夷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岸上的明军阵地。
岸上地形多为山地,明军无法在岸边挖掘壕沟进行防守,只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和沙袋设置防御阵地,在岸边布置了尖桩刺、陷马坑等防御设施。
同时,在山脚下设置了八座炮台和铳堡垒,白杆兵以及其他明军士兵则隐蔽在一线,利用沙袋和岩壁组成三道线严阵以待。
江上指挥的李定国一声令下,十门大炮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十几斤重的弹丸如流星般对着岸上的明军呼啸而出,重重地砸向明军阵地。
弹丸从驻守的明军头顶掠过,有的直接命中明军炮台,其中一座炮台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窟窿,碎石四处飞溅。
炮台之上的明军被飞溅的碎石击中,鲜血飞洒,架设在其上的佛郎机炮也被震飞,这座炮台瞬间失去战斗力。
由于明军没有红夷大炮这种重型武器,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献营的炮兵不断调整炮击角度,又一轮火炮齐射,明军的防御工事被摧毁不少。
督战的秦翼明见状,立即下令道:“派人去抢修工事,不要开炮!等待贼兵靠近!”
这时,献营大船后方出现了多艘小船,每艘船上坐着二十人,他们手持盾牌长矛,舢板用木板遮挡,上面覆盖着牛皮等防护物。
不下百艘的小船如同离弦之箭,朝着明军阵地飞速划来,秦翼明看准时机,即刻下令道:“开炮!”
明军的炮台终于开始了反击,佛朗机炮这一次装填的是专门用于攻击船只的链弹。
这种特殊的弹药由两个不大的铁球组成,中间以坚固的铁链相连,尽管射程有限,但在打击船只时却展现出极佳的效果。
链弹在空中高速旋转,携带着巨大的力量狠狠砸向献营的登陆船,被击中的船只瞬间断裂为两半。
幸存下来的士兵若未当场毙命,便在江中拼命挣扎求生,其中一些会游水的士兵则不顾一切地继续朝着明军阵地游去。
此时,明军的弓箭手也发挥出了作用,他们在掩体的掩护下露出头来,瞄准水中的敌人便是一阵齐射。
被射中的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随即便失去了生机,漂浮在江面之上,仅仅几刻钟的功夫,江面上便漂浮着不少献营士兵的尸体,鲜血将附近的江面染得一片通红。
后方的献营部队似乎并未被这惨烈的景象所震慑,更多的登陆船密密麻麻地朝着明军阵地快速开来。
在长江的主江道上,献营的火船也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拦江铁索,试图将其烧断,为进攻白帝城开辟出一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