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的老鲁 作品

第7章 发现土地闲置问题

丁义珍从村委会出来,手里拎着一沓刚整理好的调查问卷。

 阳光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可他心里却有点沉。

 上一场普法活动虽然热热闹闹地办完了,但效果到底如何,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村民们笑归笑,奖品也拿了,可真正把法律当回事的,恐怕没几个。

 更让他揪心的是,活动结束后,他顺道去村里转了转,结果发现不少田地荒着,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杂草比人都高,偶尔还能看见几条野狗在田埂上溜达。

 “这地方,搁这儿长草,多可惜。”他一边走一边想。

 他本来是打算来村口茶馆坐坐,喝杯茶歇会儿,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说话,声音还挺大。

 “你说咱们村现在这样,能有啥出路?”

 “能有啥出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种地又不赚钱,谁愿意干?”

 “要是能有个厂子就好了,咱也不用背井离乡,天天风吹日晒地在外头混。”

 丁义珍一听,来了兴趣,推门进去,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壶茶。

 茶馆里坐着几个年轻人,看样子都在二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脸上带着点无奈和不甘。

 “你们刚才说,想开工厂?”丁义珍端起茶杯,随口问了一句。

 几个人愣了一下,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抬头看了看他:“你是城里来的干部吧?我们也就是随便聊聊。”

 “我叫丁义珍,是来村里搞调研的。”他笑了笑,“你们这个想法,其实挺现实的。我也觉得,光靠种地,确实难。”

 那青年点点头:“可不是嘛,我家那几亩地,一年到头收成也就够吃个半年,剩下的时间都得靠打零工过活。”

 “那你愿不愿意留下来,在本地做工?”丁义珍问。

 “当然愿意啊!”青年拍了下桌子,“谁不想在家门口挣钱?可问题是,哪有厂子招人?”

 这话让丁义珍沉默了一会儿。

 他确实想过这个问题。这一路上走下来,看到的不只是土地闲置、劳动力流失,还有人心的失落。这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发展问题。

 ——如果能让这些土地重新“活”起来,让这些人有事做、有钱赚,是不是就能改变现状?

 他回到村委会,翻出地图,开始圈画可能适合发展的区域。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上笔记本和一根木棍,准备实地勘察那片被村民称作“西洼”的荒地。

 这片地离村子不远,但因为地势低洼,排水不好,年年种庄稼都收成寥寥,久而久之就被放弃了。

 “丁副镇长您这是要干嘛呢?”村支书皱眉问他。

 “看看情况。”丁义珍笑着说,“说不定能找出点办法。”

 “你小心点,那边晚上常有野狗出没。”

 “没事。”他晃了晃手里的木棍,“对付狗,我还是有点经验的。”

 他在村里找了位姓赵的老农带路。老赵年轻时在这片地里耕作过,对地形熟悉得很。

 “当年这片地是红星轧钢厂的试验田。”老赵边走边说,“后来不知道为啥,项目黄了,地也就荒了。”

 “红星轧钢厂?”丁义珍耳朵一动,“他们还搞过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