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埃及粟?喂牛马的草料?
朱元璋翻了一页。
入眼就看到这一页纸里,夹带着一个巴掌大的扁平布袋,用针线缝在了纸张的中间,并且压得十分平整,便于信封卷折的时候,不会挤压漏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生怕扯下来再扯坏了,急忙喊人。
“毛骧,快给咱拿把剪刀来。”
毛骧走到摆放烛台的桌案上,拿起一把剪烛芯的剪刀,他走到朱元璋的跟前,还没来得及将剪刀调过头来。
朱元璋已经一把握住剪刀尖接了过去。
“陛下小心!”
“咱手上有老茧,磨不破,不用小心。”
朱元璋还顺手将剪刀在掌中转了几圈,挽了个花样。
毛骧虽然知道陛下的身手,但还是提心吊胆地等着陛下露完这一手,急忙催促。
“陛下,布袋要掉下来了。”
“催什么催,咱在看从哪头开始剪呢。”
朱元璋说完,直接对准线头来了一剪子。
“咔嚓!”
将布包绑到纸上的线头被剪落后,整个布包顺势往下坠落。
朱元璋伸手接住时,还是有一点金黄从布包里跳落到了地上,发出了“噼啪”的声响。
“毛骧,快捡起来!这里面装的,不会是玉石吧?”
朱元璋将布包小心翼翼地扎紧口拿起来,也顾不得看信了。
正准备喊毛骧,把手伸出来,他好把布包里的东西倒出来,可当看到毛骧捡起来的东西时,他呆了一瞬。
这是什么?
“陛下,这是什么粮食?”
毛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跟瓜子差不多大小,但外型更加扁平,还是金黄色的粮食。
对。
哪怕毛骧没怎么种过地,但第一次见到此物,就认为它是粮食。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刀耕火种的传承记忆,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基本就能判断手里的东西,是吃食!
“咱也不知道,咱不是让常升去找土豆红薯的嘛,他怎么找了一堆‘金瓜子’?”
朱元璋见不是玉石,他也没有那么小心了,不必等毛骧伸手,直接把布包里的一小把‘金瓜子’倒在了桌子一角。
这一小把‘金瓜子’,只有五十来颗,大小不一但相差不多,只是有些表面已经微干微黑。
“凭咱种地的经验来看,这十来颗一定是放太久干巴了。”
连朱元璋也认定了,这是吃食。
但它到底是什么吃食?
朱元璋赶紧翻信。
“……在来自佛郎机的商人那里,捡到了一包种子,对方说这叫埃及粟,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说是喂牛马的草料,可末将看他着急想着要回去,我出十两银子他还不卖,我就和他切磋了一切武艺,让他见识到了东方功夫,他心悦诚服,最后我用了一两银子买下了这包种子,让他自己再去别人那里买。”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想到常茂的做派,心里也是服了常遇春的这些娃了。
在他看来,常升的性子和标儿差不多都很稳妥,且武功十分的出众,要不是晚生了两年,继承常遇春的衣钵没有问题,所以西行找土豆红薯的重任,他才会交给年纪轻轻的常升带队。
可他没想到,常升也很擅长使用抢夺的手段,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还好常升把这种特长,施展到了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