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水果 作品

第262章 李主任,你的大脑漏风了

又是市政府工作例会。周阳坐在自已的位置上,手里转着笔,神情自若。

坐在他对面不远处的市信息中心主任李伟,就没那么自在了。

虽然他依旧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那副无框眼镜,努力想维持自已技术精英的派头,但那微微发抖的指尖和时不时推一下眼镜的动作,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几天,李伟的日子很不好过。

自从那天从周阳办公室“逃”出来后,他就被“第三方技术评估报告”和“国家最高等级安全认证”这两个词给架在了火上烤。

天网科技那边,一开始还牛气冲天,说什么“商业机密”、“核心技术概不外传”。

可当李伟把周阳那句“没有报告,就没有下一步”的原话转达过去后,对方也傻眼了。

这几天,天网科技的高层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天天给他打电话,一会儿说报告正在“走流程”,一会儿又说可以安排技术人员给周市长“单独汇报”。

李伟听得头都大了。

他知道,这事儿悬了。

那位年轻的周副市长,看着温和,实际上却像个x光机,一眼就把他那点小九九给照得透透的。

“”

市长陆长风的声音响起,把李伟的思绪拉回了会议室。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镇定下来,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

“陆市长,各位领导。”

李伟站起身,努力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充满自信。

“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信息中心经过多轮的调研和比对,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为我们临海市,搭建一个统一、高效的‘城市大脑’!”

他一边说,一边点开了一个ppt。

ppt做得花里胡哨,各种动态效果和高科技感的图标,看得人眼花缭乱。

“而天网科技的‘天网’系统,作为国内唯一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大脑解决方案,无疑是我们当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李伟的语速很快,试图用专业的术语和不容置疑的语气,来掌控会议的节奏,不给别人插话的机会。

“考虑到项目的紧迫性和技术的独家性,我建议,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尽快与天网科技达成合作,让我们临海的智慧城市建设,赢在起跑线上!”

他说完,还特意看了一眼周阳,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仿佛在说:你看,我还是提了,你能怎么样?

会议室里,不少局长都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高大上”,好像是挺厉害的样子。

陆长风市长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周阳。

“周阳同志,你的意见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周阳身上。

周阳不紧不慢地放下了手中的笔,按下了面前的话筒按钮。

“感谢李主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

他先是客气了一句,让李伟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

然而,周阳接下来的话,却让整个会议室的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建设智慧城市,我举双手赞成。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更是我们提升治理能力、服务市民的必然要求。”

“但是,”周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们为城市安装的,到底应该是一个智慧的‘大脑’,还是一个昂贵的‘枷锁’,这件事,必须要想清楚。”

“枷锁?”

陆长风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周阳点了点头,站起身。

他没有用ppt,只是用平静却清晰的声音说道:

“第一,数据安全问题。”

“李主任刚才的方案里,通篇都在讲功能多强大,效率多高,但对最核心的数据安全,却只字未提。”

“我想请问李主任,你推荐的天网科技,它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敢不敢接受国家最权威的第三方安全机构,进行一次彻底的、无死角的代码级安全审查?”

李伟的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

代码级审查?那不是把底裤都扒了?天网科技那个套壳的系统,哪经得起这么查!

“这……周市长,这是人家的核心商业机密……”李伟结结巴巴地辩解。

“又是商业机密?”周阳笑了,“李主任,我们的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几百万市民的个人隐私,在你的眼里,难道还不如一家公司的‘商业机密’重要吗?”

“一个连体检报告都不敢拿出来的病人,你让我怎么相信他能担负起守护我们整座城市生命线的重任?”

周阳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李伟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额头上的冷汗,已经汇成了小溪。

周阳没看他,继续说道:

“第二,技术垄断问题。”

“李主任极力推荐的‘单一来源采购’,我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法规。”周阳从面前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