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掀翻“拦路虎”
最近这段时间,临海市的干部圈子里,流传着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千万别在市政府工作例会上,跟周阳副市长抬杠。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位年轻的领导,会从他那个平平无奇的公文包里,掏出什么玩意儿来。
可能是你家图书馆年久失修的照片,也可能是你力推的项目那见不得光的底层代码。
总之,杀伤力极大,后果很严重。
一连掀翻了教育、文旅、信息中心三个领域的“拦路虎”,周阳感觉整个临海市的运行脉络,都通透了不少。
“市长,这是财政局刚送来的报告,咱们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35%!创了历史新高!”
林小雨像只报喜的燕子,脚步轻快地飞进办公室。
“星云科技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有超过五十家高新企业落户我们临海了!好多企业的总部都想搬过来!”
周阳正靠在老板椅上,闭着眼睛,消化着系统仓库里那份【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权威指南】。
这玩意儿,可比任何保健品都提神醒脑。
听到林小雨的汇报,他缓缓睁开眼,脸上古井无波。
“知道了,让大家戒骄戒躁,这只是个开始。”
心里却已经默默给自已的操作点了个赞。
产业、民生、文化、安全……一栋大厦的框架、血肉、灵魂和安保系统,基本都配齐了。
现在,是时候给这栋大厦,接上最强劲的“动力系统”了。
“小雨,你去把临海银行的赵德行长请过来,就说我有点金融方面的问题,想向他请教一下。”
“好的市长。”
……
一小时后,临海银行行长赵德,挺着他那标志性的啤酒肚,走进了周阳的办公室。
赵德年近六旬,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腕上戴着一块硕大的金表,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我很稳健,我很有钱”的气场。
“周市长!哎呀,您日理万机,还想着我们这些金融系统的老兵,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啊!”赵德一开口,就是一套江湖嗑。
周阳的内心毫无波眼,甚至有点想让他把那块能闪瞎人眼的金表给摘了。
“赵行长,客气了,坐。”周阳示意了一下沙发,“今天请你来,是想跟你聊聊,我们临海市的金融创新问题。”
“金融创新?”赵德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丝警惕。
他慢悠悠地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摆出了一副聆听的姿态。
“周市长,我们临海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更离不开您这样的实干家!”
“我们金融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求‘稳’!稳住基本盘,为市里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好家伙,上来就先给自已定了性。
周阳笑了笑:“赵行长说得对,稳健是基础。但光稳健还不够。”
“现在大量的高科技企业涌入临海,他们是轻资产、高成长的模式,传统的信贷审批,很难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
“我希望,临海银行作为我们本地的金融龙头,能带个头,推出一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等,为这些企业注入活力。”
赵德听完,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周市长啊,您是搞经济建设的大手笔,但银行的事,跟搞项目不一样。”
“我们手里攥着的,那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全市储户的信任!风险控制,是我们的第一生命线!”
“您说的那些新模式,听上去很好,但风险太高了!没抵押,没担保,光凭一个什么‘知识产权’,万一项目黄了,这笔坏账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我担不起啊!”
一套说辞,滴水不漏。
把拒绝创新,包装成了为储户负责。
周阳听着这熟悉的腔调,内心已经开始吐槽了。
体制内甩锅学第三讲:责任重大,能力有限。
“赵行长,风险和机遇并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放弃了未来。”周阳的语气依旧温和。
“唉,市长,您还是太年轻了。”赵德摇了摇头,一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的表情,“银行经营,如履薄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胯。依我看,我们还是应该把贷款,重点投向那些有实力、有抵押的传统优势产业,比如房地产,那才是真正的优质资产。”